笔下文学 > 意千欢 > 第58章 更新

第58章 更新


  58


  程府各处已经生火,烧上了地龙。


  暖阁内,  程阁老请宁王梁澋、端王梁湛、康王梁澈落座。


  梁澈瞧着两位兄长,  笑笑地道:“你们怎么也来了?是赶巧了,还是盯着我呢?”


  梁澋失笑,  “这话是怎么说的,  不过是赶巧了。我们过来,是要询问阁老一些事情。你要是没别的事情,不妨先行回府。”


  “我找阁老也有要紧事。”梁澈笑意更浓,  “况且,  是我先到的,  只要阁老不发话,就没有先走的道理。”


  程阁老颔首一笑,  视线在梁澋、梁湛之间打了个转儿,“有话不妨直说。三位都是皇家子嗣,  想来也不需康王爷回避。”


  梁湛回以一笑。


  梁澋略一迟疑,笑道:“也好。”


  梁澈端茶喝了一口,脑筋则在迅速转动:付兴桂随自己进到程府的时候,  是扮成了随他前来的寻常侍卫,而且在进到老夫人房里之前,  一直用黑纱罩面——为了不让他引起人的注意,  他安排了两名侍卫也做这样的打扮。


  没人知道付兴桂前来,  意味的就是没人知道梁湛的心腹与他同行。


  至于如何处置姜六娘,就是付兴桂接下来要做的事了,不需他关心。


  所以,  今晚他一直装糊涂就行。


  由此,梁澈心里愈发镇定。


  梁澋问梁澈:“你方才好像是从内宅转回来的?好端端的,去内宅做什么?”


  梁澈面不改色地道:“既然来到程府,又知道程老夫人前段日子不舒坦,我自然要去探望,看看她老人家的情形。”


  “这倒是。”梁澋又问,“程老夫人身子还好?”


  “看起来还好。”真就是看起来还好,现在怎么样,梁澈也不知道——离开内宅之前,程老夫人的身形摇摇欲坠,面色特别难看,他想忽略都不成。


  也是啊,她差点儿让长子陷入是非之中,心里定是悔恨得紧——站在自己的立场,他只能这样推断。


  梁澋深凝了梁澈一眼,转头看向程阁老,“不瞒阁老,我带了不少侍卫前来,因为要问你的事情上不得台面,又不想让你名声扫地,所以已经替你将程府戒严,任何人不准出入。”


  程阁老态度淡然,“已有耳闻。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梁澈在一旁说起了风凉话:“但愿是真有什么事情,不要闹出笑话来。”又敲打梁澋,“首辅的府邸,你们竟敢率众包围起来,没点儿切实的证据,别说阁老,我这个看热闹的都不会答应。”


  “不是我们。”梁湛这才出声道,“我此行只是作陪。”


  梁澈有些意外,他以为,这种居心叵测的事情,只有梁湛才做得出。他看向梁澋。


  梁澋颔首道:“的确。此事与三弟无关,是我让他陪我走这一趟。”


  “……”梁澈心说那我就放心了,今日你要是不碰一鼻子灰,不惹上一堆麻烦,日后我管你叫祖宗都行。


  几个皇子之中,梁湛的心思最缜密,心肠也最歹毒,如果这件事是他亲自出面,还闹出了这么大的阵仗,不论能否得手,都会把程阁老拉进是非之中。


  要知道,近一年了,皇帝都没正眼瞧过梁湛,换个别的皇子,怕是早已陷入困境。明里暗里使绊子的人少不了,但他并没受到明显的影响,眼下不如别人的地方,也只是皇帝对他不如以前而已。


  当然,程阁老也不是软柿子。说句不好听的,程家一直是各个皇子巴结不上的门第——程阁老没有与任何一位皇子常来常往的意思,不难想见,为的是避免卷入皇室争斗。


  一直以来,几个皇子都要看程阁老的脸色,他有这个实权,有这个资格。平日里遇到事情,他要么立场分明,要么陪着皇帝和稀泥,谁若找到他面前闹事,那是自寻烦恼。


  文人大多孤傲,程阁老是百年来文人中的翘楚,连中三元、稳坐首辅位置的资历摆在那儿,不光是说起来好听,那是才学、心智、城府的彰显。


  他的孤傲,也是文官中的翘楚。越是这种性子,越是眼里不揉沙子。


  这样的一个人,梁澋也敢惹,莫不是吃错了药发了疯?梁澈腹诽着。


  梁澋说起由来:“樊成辞官之前,与我府里的人有些交情。他辞官之后,没人出面弹劾,便再与官场无关,是清清白白白的一个人。我瞧着他可怜,便送了他二百两程仪,又将他唤到面前,问他是否有为难之处。


  “他说别的都好说,只是受亲朋之托,代为照顾三个孤苦无依的女子,眼下他要回祖籍,三个女子怕是受不起路途颠簸,他要让她们暂时留在京城,等他安顿下来,再命人来接她们过去。


  “贵妃平日常吃斋念佛,这样的熏陶之下,我对寻常人常怀有恻隐之心,宁王妃亦如此。


  “樊成收养在膝下的三个女子,有两个是程家人已经见过的——姜五娘、姜六娘,再有一个是沈婉。


  “宁王妃已经跟皇上、皇后娘娘请示过,来年春日,正式将沈婉迎入宁王府做侧妃。”


  程阁老与梁湛听着,俱是唇角微微上扬。


  看起来,他们不知情的事情可不少,那个沈婉究竟是怎么回事,恐怕连宁王都不清楚。


  樊成走之前,战战兢兢地找到程阁老面前,询问还有没有什么吩咐。


  程阁老知道他担心什么,让他不必害怕,若是方便,将所知的事情告知一二即可。


  樊成说只要他知道的,都会如实道来,唯求日后安稳,不会殃及子孙。


  姜五娘、姜六娘两人,是端王府的人送到他手里的,让他照着端王的心思行事。他辞官的事情一出,两名女子主动说了端王的意思,要继续留在京城,日后说不定还要用樊家说事。之后,两女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去了何处,樊家的人不知道。


  ——樊成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惹得程阁老继续责难,却又不敢惹梁湛,便让程阁老帮忙拿个主意。


  程阁老当时思忖片刻,说你不需管这些,离开京城之后,别人就算有心用你做文章,也不能成事。


  樊成这才放下心来。


  但是,从头到尾,樊成都没提及过第三个女子,也就是将要成为宁王侧妃的沈婉。


  程阁老不是自信樊成不敢骗他,而是各路的消息都根本没提及沈婉这个人。


  很明显,现在梁澋是在用樊成做借口,给沈婉找了一个来路,仅此而已。


  程阁老明知道宁王在撒谎,却无意戳穿,继续耐心而认真地听着对方胡说八道——


  “因着宁王妃的怜惜之情,沈婉已经住到了宁王府。她与姜五娘、姜六娘交情甚笃,平日常命人去看望姐妹两个。


  “前些日子,姜五娘被人掳走,我已命人四处寻找;而在今日,姜六娘又被程老夫人带进程府,她住处的下人都说,她是不得已离开。


  “我真是不明白,堂堂高门,怎么会有闲情欺压一个弱女子?”


  梁澋冷冷地凝望着程阁老。


  程阁老失笑,微一颔首,“王爷的意思,我已明白。你带了诸多侍卫前来,是不是意在搜查程府?”


  梁澋冷笑,“如果阁老肯将人交出来,自然不需大费周折。”


  程阁老莞尔。交情甚笃的不是沈婉与姜五娘、姜六娘,而是宁王与沈婉。若非如此,梁澋做不出这种没脑子的事情。


  往日倒是没看出来,这位王爷竟是个性情中人——没脑子的那种性情中人,为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女子,居然跑来他的府邸无事生非。


  “人,我不会交给你;搜查府邸的事情,我也绝不会答应。”程阁老笑意消散,视线变得凉凉的,“王爷是凤子龙孙,程某何时见到王爷,也要毕恭毕敬,但你还真没搜查朝廷大员府邸的资格。”


  “这样说来,人在你府中了?”梁澋问道。


  程阁老态度愈发冷漠:“无可奉告。朝廷大员府中哪些人来、哪些人走,也不是王爷该过问的。”


  梁澋冷笑,“的确,换在平时,这种事不该是我管的,更不是我该过问的,只是凡事都有个例外。阁老若是执意不肯将人交出来,那我这就进宫请示皇上。而为程府把门的侍卫,还会原地待命。”


  程阁老换了个更为闲散的坐姿,手指在座椅扶手上轻轻弹跳两下,“王爷好像是根本没听懂我的话:我方才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你没资格吩咐我什么事,更没资格要挟于我。怎么,你要我为了一件莫须有的事情与你耗着?抱歉的很,没工夫奉陪。”


  “那阁老的意思是——”梁澋不慌不忙地道,“要我将程府挟持弱女子入府的事情宣扬得满城皆知?何苦呢?你把人交出来,唤到此处也行,不论什么事情,说开了就总会有解决的法子。小事而已,实在不需要大动干戈。”


  程阁老轻笑出声,“刚走完第一步,还没站稳,你就说到了十步之后的事情,未免太急躁。”


  梁澋道:“我手里有证据。”


  程阁老仍是不以为意,“那可要好生保管。”


  “既然如此,”梁澋放下茶盏,抚了抚锦袍,“我这就进宫面圣,将事情原委告知皇上,证据也会一并带去。阁老当真没有异议?”


  “在你看来,我程府这一亩三分地,怎么就像是能够随意出入的茶楼酒肆一般?”程阁老若有所思地望着梁澋,“你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给我个交代之前,就想走出去?”


  “我给你交代?”梁澋哈哈地笑出声来,笑声里透着浓浓的讽刺,“你的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举足轻重,但你真有见不得人的事情,皇上也不会不让人提,更不会不让人查。”说着,他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我倒要看看,谁敢阻拦!”


  程阁老牵了牵唇。


  梁湛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地笑了笑。


  梁澈端坐不动。


  梁澋走出门去。


  梁湛站起身来,刚要说话,就见梁澋折了回来,陪他一同进门的,是陆开林。


  陆开林道:“方才宁王一番高谈阔论,我在门外都听到了。”说到这儿,他有些歉意地笑了笑,“我这个差事就是这样,时不时就要听听窗跟。”


  梁澋凝视陆开林片刻,又望向程阁老,“你们——”


  陆开林笑容和煦,眼里却闪着锋芒,“宁王爷是怎么了?莫不是近日饮酒作乐的时候太多,连锦衣卫是怎样的所在都忘了?但凡在京官员,尤其朝廷大员,只要出现不同寻常的情形,便有人即刻飞马告知于我,我会立即派人禀明皇上,更会亲自到官员府中问清原委。巡城是五城兵马司的事,及时处理官员贵胄之间的是非,则是我的分内事。”


  意思是告诉梁澋,你光让巡城的五城兵马司做睁眼瞎可不行,还有锦衣卫在盯着你。


  梁澋不无懊恼地蹙了蹙眉。


  陆开林敛了笑意,奇怪地问道:“宁王爷是失心疯了不成?竟然带人包围首辅的府邸。就算你不是无事生非,这已经是犯了大忌。据我所知,皇帝只让宁王爷在户部时不时走动三两日,就算说破天,朝廷重臣府中的是非,都轮不到你来管。”


  梁澋呵斥道:“事出有因,你知道什么?”


  “原由我会尽快查实。”陆开林拧眉看着他,“在我查实之前,你留在这里,就别惦记进宫的事情了,皇上今日有些疲惫,用过晚膳便歇下了,不准任何人惊扰。”


  “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梁澋暴躁起来,“也敢让我听你的吩咐行事?!”


  陆开林哈哈一笑,“王爷说话可要当心。依你之见,我该怎样?与你一样,不问青红皂白就认定程阁老府里有人行差踏错?这与栽赃有何差别?皇上有口谕在先,在锦衣卫这儿,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他用下巴点一点座椅,“请王爷安坐,但凡你走出暖阁,谁面子上都不会好看。”语毕对程阁老一拱手,“阁老等一等,我会尽快查清楚宁王所说诸事,最迟两个时辰便能给您个交代。”


  “有劳陆大人。”程阁老起身拱手一礼。


  “客气了。”陆开林转身出门,吩咐身边的亲信,“传话给唐侯爷,让他从速行事,时间有限,让他千万别拖延。”那厮慢性子的毛病一犯,不要说两个时辰,拖延两天都有可能。


  “我要见程老夫人!”室内的梁澋高声道。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程阁老当即颔首,“去请。”


  ·


  唐府。


  静虚斋的西厢房,布置成了一个小型的生药铺,室内流转着淡淡的药草味道。正面与南北三面墙下,都有高低不同的柜子林立,柜子上有一格一格的小抽屉。


  正中有一张宽大的黄杨木桌案。


  阿魏把姜六娘带进门,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


  姜六娘飞快的打量一番,心生疑惑。她不知道小厮把自己带来这里做什么,却是知道凶多吉少。


  付兴桂已经背叛了端王,不然不可能遮人耳目地带她来到唐府。


  唐修衡要见自己,是为什么事呢?问端王是如何吩咐她的?他应该已经看出来,哪里还需要她说什么。


  等了约莫一刻钟的工夫,有男子负手走进门来。


  唐修衡平时走路,会故意加重脚步声,不然的话,平时经常会让人吓一跳。


  他可没有让人觉得自己喜欢装神弄鬼的嗜好。


  姜六娘听得脚步声,匆匆一瞥就知道是他,刚要屈膝行礼,他已经走到南面一个柜子跟前,看着小抽屉上面的标识。


  阿魏走出门去,片刻后折回来,端着一个铜盆。


  姜六娘瞥了一眼,见水里面有细碎的小冰块,愈发云里雾里,心里的恐惧却是更浓。


  阿魏将铜盆放在一张杌凳上,拿着帕子,等着服侍唐修衡净手。


  唐修衡转到别处,继续查看抽屉上的标识。


  姜六娘慢慢抬起头来,打量着缓步游走在室内的男子。


  身形高大挺拔,只一个背影,就给人十足的威慑力,让她特别紧张。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他转去净手。好看的一双手浸入冷水之中,他却是没有感觉一般,面上不动声色。


  净手之后,他再度转回到药柜前,很有顺序地取出一些东西,放在桌案上:


  一盒药粉,一把精巧的匕首;


  一把闪着寒光的一尺来长的弯刀;


  一个白玉小瓶子。


  他进门之后,连一个字都没说。


  他这些看似奇怪的举动,把姜六娘吓得随时都要哭出来。


  她的身形簌簌发抖——那些东西,只能是为她准备的。


  “明白么?”唐修衡问阿魏。


  “除了这个。”阿魏指一指白玉小瓶子,“别的都明白。”


  “够了。跟她说说。”唐修衡在桌案后的太师椅上落座,取出一册医书,慢慢翻阅。


  阿魏看向姜六娘,神色里有着些许同情,他指一指精巧之至的匕首,“这把匕首削铁如泥。你听说过剔骨刀吧?剔骨刀跟这把匕首相比,就是废铜烂铁。侯爷要你稍后再去程府一趟,告诉要见你的那些人,你种种行径,都是受宁王唆使。若是不同意,我就要用这把匕首把你的手指一根根切断。”


  姜六娘踉跄着后退一步。


  阿魏指了指那盒药粉,“但是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手指切下来之后,便会及时给你撒上止血的药粉。”


  姜六娘竭力让自己镇定一些,告诉自己一定还有别的选择,偏生双腿不听使唤,抖得愈发厉害。


  阿魏拿起那把弯刀,眯了眸子凝视片刻。看得出,他很喜欢这把刀。“如果你能受得住十指都被切掉的痛苦,我敬佩你,但是还有法子——这把刀与方才的匕首一样锋利,我会一刀一刀砍掉你的四肢,让你眼睁睁看着自己是怎么变成残废的。”


  姜六娘嘴角翕翕,用口型说着“不要说了,别再说了”,偏生发不出一点儿声音。


  阿魏放下弯刀,很为这把刀惋惜似的摇了摇头,随后饶有兴致地问姜六娘:“侯爷征战时,对付内奸的法子,你听说过没有?”


  姜六娘身形一软,瘫坐在地。


  阿魏似是十分热心地给她解释:“让人只剩下一半的传言,是真的。当初侯爷就是让人这样惩戒内奸的。因为一个内奸就会害得万千将士无辜殒命,该在承受酷刑之后死去。


  “你也该死。你受奸人唆使,意图辱没当朝首辅的清誉,死一百次都是活该。”


  姜六娘恐惧得就要发疯了,她勉力抬起颤抖的双手搂住头,“不要说了,不要说了!……”之后嘤嘤的哭泣起来。


  “这个——”阿魏看向唐修衡,他不知道白玉瓶要在这时派上什么用场。


  唐修衡拿起白玉瓶,对着灯光看了看,继而望向姜六娘,“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毒|药,服下三日后,人会倏然毙命。那三日内,没有痛苦。但是有解药,只看服毒的人想不想要——是为此,我没给你准备解药。”


  姜六娘挣扎一番,跪倒在地,膝行两步,“侯爷,我听你的吩咐,我什么都听你的……”她凝望着他手里的白玉瓶,“我不要那样痛苦的死……我想活……还请侯爷开恩。”语毕,俯身磕头,声声作响。


  阿魏连忙上前去扶起她,“这是做什么?弄得头破血流的有什么用?”


  “是我鲁莽了。”姜六娘匆匆认错,继而望住唐修衡,“侯爷,真的,我听您的吩咐,您让我做什么都行,只要能让我不承受那些酷刑。您给我服那种药吧,三日后便是您不肯给我解药,我也认了。”


  唐修衡不动声色,缓声道:“先前服侍你的人,我抓到几个。若是你不能说到做到,会有起码两个人站出来指证你,你可曾想到?”


  “想到了,想到了。”姜六娘频频点头,“我一定听您的吩咐行事。”


  “姑且信你。”唐修衡站起身来,将白玉瓶抛给阿魏,“看着安排吧,早些带她回程府。”


  “是!”


  唐修衡去了书房。


  一刻钟之后,阿魏前来复命:“已经把人交给等着的锦衣卫了,他们会尽快赶到程府。”


  “那就好。”


  阿魏犹豫片刻,终是没压住心里的好奇:“侯爷,小的明明记得,那个白玉瓶里面是我为您寻来的安神的药露——难不成我记错了?”


  唐修衡笑起来,“你没记错。”


  “那您这是——”阿魏摸不着头脑了。


  “就算这世间真有那种药,我又能从何处寻得?”唐修衡不愿意对任何一个不相干的人说话,对身边的人却不吝啬言语,耐心地解释道,“那种人,吓唬一下就能奏效,犯不上动真格的。”


  “哦……”阿魏释然。


  “开林催得太急,只能用这种幼稚的法子。”唐修衡蹙了蹙眉。姜六娘的事情,本该是陆开林负责,可那厮被皇帝支使得团团转,根本分不出人手做这些,便有了把人扔给他还让他从速行事这一节。


  这还叫幼稚?阿魏笑了笑,心说这幼稚的法子都是层层施压,差点儿把人当场吓疯掉,若是不幼稚了,那落到您手里的人……境遇真是不可想象。随后,他问道:“为何要让姜六娘说是受宁王指使?让她把端王拉下水不是更好么?”


  “端王是那种做事不留后手的人么?”唐修衡一笑,“若是直接指认他,说不定会真的让程阁老卷入是非。


  ·


  程老夫人颤巍巍地走进花厅。


  在场几个人同时起身行礼,请她到主座落座。


  程老夫人顾不上谦辞,直接询问梁澋:“宁王爷要见老身,老身自是不敢推脱,却是不知道是为何事,还请王爷明言。”


  “只是要问您一件事情。”梁澋态度变得分外谦和有礼,“今日您去寺里上香,是不是遇到了一名女子?”


  “女子?”程老夫人思忖片刻,“主动求见的倒是有几个,不知王爷指的是哪一个?”


  梁澋直言道:“姜六娘。”


  程老夫人抚了抚额,“上了年岁,记性奇差,尤其前一阵又病了一段时日,许多人都混淆不清。王爷所说的人,真是不复记忆,还请王爷提个醒。”


  你倒是会装糊涂。梁澋腹诽着,笑道:“据我所知,此人曾是程府的座上宾,上一次程府的宴席上,这女子曾经当场献艺,书画皆佳。”


  “哦。”程老夫人恍悟,“想起来了。今日的确在寺里见过她,怎么了?我不该见她?”


  “倒不是该不该见的事儿,”梁澋笑意更深,“是您不该将人带回程府。”


  程老夫人讶然,“什么叫我把她带回了程府?她与我说如今境遇窘迫,我起了恻隐之心,便让她等我回府之后过来一趟,与我仔细说说现在的情形,看看有没有能够帮得上她的。就这样,下午她过来了,与我说了一阵子话,我给了她一些傍身的银两。之后她就走了。到了王爷这儿,怎么就成了我将她带回了府中?”


  梁澋不以为意,“可是我所知的情形,却与老夫人的话有不小的出入——是您身边的下人跟着她回到住处,她说是收拾行囊,其实却是留下了一封求救的书信,命人从速送到我府中——宁王府里,如今住着她一个交情甚笃的姐妹。”


  程老夫人讽刺地笑了,“王爷的话真是叫人发笑。她与我说境遇窘迫,我不该命人送她回府么?不该叫人雇马车陪她前来么?明明是好心之举,落到你眼里,怎么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


  “我说了,”梁澋强调道,“她留下了求救的书信。”


  “没见到她本人,没看到她的亲笔书信,王爷说什么都不作数。”程老夫人冷了脸,“王爷是皇室子嗣,老身一向尊敬,却也不会由着你自说自话。”


  “好。老夫人的话,我记下了。”


  “你是该记住。”程老夫人站起身来,“没别的事,我就回房歇息了。”随后也不等人应声,径自离开。


  随后,室内陷入沉默。


  梁澈心情不错。


  梁湛的神色一如平时一般温和。


  程阁老敛目斟酌着一些事情,眉宇平宁。


  只有梁澋的脸色不大好看。沈婉是绝不会骗他的,这样一来,程家人的强硬、有恃无恐就让他分外厌恶。


  大不了就把事情闹大。


  程阁老这样的权臣,除了今上,是任何人都不能驾驭的。不管皇帝最终是立长还是立嫡为储君,有程阁老这样的人把持朝政,他与顺王都得不着好。


  假如来日的新君是顺王,恐怕会成为傀儡;假如皇帝的嫡子登基,程阁老只需稍稍煽动群臣,便能让他和顺王成为窝囊废。


  说到底,如果程阁老有心辅佐皇长子登基,就不会与他们兄弟二人划清界限,这态度像是不欲掺和皇室之争,其实根本就是看不上他们的资质。如今皇后所出的梁洛一天天长大,程阁老态度依旧,证明的只能是来日要辅佐那个奶娃娃。


  新帝与兄长年纪相差太大,即便是新帝少不更事不忌惮手足,皇后与内阁就会先一步心焦起来,会设法把他们除掉,以防朝堂生变。


  而如果换一种情形,内阁或权臣与他们有些交情的话,他们就不会面临那样的隐患。


  但是叫人窝火的就是情形无可更改。首辅当政的时间可长可短,也就是说,只要程阁老愿意,到六七十岁都还能在内阁稳坐第一把交椅。


  这说起来,就是二三十年的光景。他和顺王哪有那么久的时间可等?又哪有那么大的耐性让程阁老钝刀子磨着?——只要程家与他们没有来往,疏离相待,对他们就是威胁。怎么样的人,才能忍受长年累月的威胁?


  反正他是受不住了。


  他一直在等待程阁老露出破绽,一直在等着抓住程家的把柄,一点点撼动程家的地位。


  以往真是找不到,直到如今。


  前几日,他与沈婉在酒楼偶遇,只看一眼就知道,那才是他打心底想要的女子。


  值得庆幸的是,沈婉对他也是一见钟情。


  不过三两日光景,他就将她接进王府,她亦是满心欢喜。


  仔细询问之后,他才知道她身世孤苦,来京城后长期闷在樊家内宅,是因此,她受不住长期的单调沉闷,得空就到酒楼茶楼消磨时间。


  遇到他,纯属偶然。


  是个最值得珍惜的意外。


  他对她允诺:余生会好生照顾她,弥补她以前受过的苦。


  宁王妃打心底为这件事伤心,但是听他道明心意之后,认了命,再无反对之辞,凡事都按照他的吩咐行事。


  林林总总这些事,过于顺遂,而他相信,这只是开端。


  沈婉定是苍天赐给他的福星。她的话,绝对可信,拿在手里的证据他也看过了,笺纸上写着“将入程府,已陷绝境,救命”,落款正是六娘,绝不会有假。这次的事情不论怎么收场,日后程阁老在皇帝眼里,都不会再是那个两袖清风的权臣。


  这就够了。


  ·


  陆开林带着姜六娘走进暖阁,室内的沉默被打破,他指一指梁澋,问她:“你可识得此人?”


  姜六娘飞快得瞥了梁湛一眼,对梁澋凝眸片刻,轻轻点头,“认得,这位是宁王。”


  梁澋意外地挑眉。他不记得见过这女子。


  “认得就行。”陆开林落座,对梁澋道,“有什么话,王爷只管问她。我与康王仔细听听,不难看出谁对谁错。”


  梁澋审视着姜六娘。她眼里尽是恐惧,是将死之人才会有的那种恐惧。因何而起?他问陆开林:“你从何处找到的这个人?”


  陆开林一笑,“我说的话,王爷会相信么?都说了,你问她就行。”随即神色狐疑地道,“王爷像是根本不认得她?都不认得,却为她大动干戈,也真是奇了。”


  梁澈察言观色之后,对梁澋道:“她就是姜六娘。你有事快说,别人今日可不像你似的这么清闲。”


  梁澋没搭理他,把方才的问题抛给了姜六娘,“锦衣卫从何处找到的你?”


  “在、在街上。”姜六娘显得有气无力的道,“离开程府之后,我心神紊乱,不知何去何从,一直在街上走……实在是心乱如麻,都没留意到天色已经很晚。”


  梁澋听着不对劲,尽量让自己面色缓和下来,温声道:“你可识得沈婉?之前又是为何事心乱如麻?”


  姜六娘看着他,一点畏惧也无,“我为何事心乱如麻,王爷不是最清楚么?沈婉我当然认得,她不是攀上你这个高枝了么?没有她,我怎么会有如今的大祸临头。”


  梁澋的眉毛拧成了结,“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姜六娘却不再理会他,转身分别对程阁老、陆开林屈膝行礼,语气有着近乎麻木的平静:“宁王要我污蔑程家对我意图不轨,可是老夫人待人和蔼,仁善之至,老太爷和阁老又都是我特别尊敬的人,我终究是做不到污蔑忠良。为此,我没听宁王的吩咐,匆匆离开程府,原本想逃命,可是天色已晚,我连城门都走不出,也不敢回住处……被锦衣卫找到,应该就是命,老天爷要我说出实情,弥补以往的过失。”


  “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梁澋气急败坏地站起身来,“是你让人送信到我府里,信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救命,你能胡说八道,却不能改变字迹!”


  姜六娘慢吞吞地转头看向他,“我的确给沈婉写过信,我是想看看她知不知道王爷背地里做的这些事,她若知情,一定会为我求情的。她若是不知道,那不论我写了什么,都没用处。”


  “胡扯!”梁澋手点着她,“这般的信口雌黄,就不怕我将你关进大牢大刑伺候!?”


  姜六娘的举止显得有些僵硬,她朝梁澋拜了一拜,“王爷如何处置,我不难想见。即便如此,我也不会听从您的吩咐,绝不会帮你辱没程家的名誉。”


  陆开林站起身来,对梁澋笑道:“王爷,带上你府里的侍卫,随我去卫所。这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我必须要禀明皇上,你得跟我去卫所等着皇上召见。”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家里网路出了问题,有时候连wifi都蹭不上,就用了贴防盗章的方式,能有点儿缓冲连网的时间。


  明天技师过来修理,下章手欠发错了,是最后一个防盗章。


  晚安(づ ̄  3 ̄)づ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https://www.bxwxbar.com/book/102205/219204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