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寒门枭臣 > 第七一四章 跑偏了

第七一四章 跑偏了


  李清照本想一解相思之苦,可惜却和李茂失之交臂,在她进开京的前两天,李茂已经带着信安军水师出发向东航行。

  李清照只好把精力都投入到开设工坊中,希望等李茂回航的时候不要错过了。

  四艘风帆战列舰航行在大海上,途径木浦,穿过海峡,在釜山港口停靠补给。

  此时高丽国南部已经基本上被信安军任命的官吏统治,蔚州知县还是李茂有过一面之缘的王博。

  蔚州釜山作为高丽东部最大的海港,与其隔海相望的就是倭国对马岛,当地也有不少熟悉海况的渔民,信安军重金招募了一百多渔民,询问信安军此行的目的地,石见的情况。

  石见银矿位于后世的岛根县境内,此时还不为人所知,正式开采还是日本的战国时代,利用灰吹法才使开采大规模施行,当时的银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支撑了当时的经济贸易发展。

  李茂提前打石见银矿的主意,相当于捡漏,但是想把石见银矿据为己有,也得讲究方式方法。

  和高丽国不同,山阴地区离高丽国远,离信安军的大本营更远,即便有风帆战列舰这等海上无敌舰队,兵力的投送也始终是个难题。

  所以此次信安军的策略是以谈判为主,实在没得谈再跟倭国真刀真枪的干一场。

  高丽国和倭国早有经贸交往,各种情报就夹杂在这些经济往来中被圈出来。

  李茂对高丽国的历史都不熟悉,更别提此时的倭国,只知道倭国此时处于平安时代。

  天皇是哪个,倭国内部的具体情况一概不知,听了真真假假的情报,总算对倭国如今的状况有了一些了解。

  倭国皇族现在没什么实权,大权被掌握在摄政关白手里,此时的关白就是指藤原北家。

  还有一个有趣的情报,倭国的一位天皇最近退位了,李茂想象就觉得可乐。

  好像高丽国和倭国都在配合他,王俣死了,倭国天皇退位,颇有太公在此,诸神退避的味道。

  旗舰内,李茂完善了一下自己绘制的地图,卢俊义等人才知道李茂所说的银矿,实际上是一座山,而这座名为石见的山脉就位于倭国的出石见国内。

  因为不了解,信安军也不深究倭国内部的过细情报,只知道倭国从奈良时代开始出现令制国,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区域划分的方式,和州县类似。

  李茂用笔将出云国这一带画了一个圈,“不管倭国内部的情况,我们的既定战略是拿下这里,并且守住,抵达石见山附近后,先跟那些倭人谈谈,谈不拢就刀兵相见。”

  吴用指着地图上的隐岐岛说道“相公,这个岛屿的位置类似于开京城外的江华岛,想把石见银矿掌握在我们手里,必须先拿下隐岐岛。”

  危昭德等人见李茂点头,立即请命去攻打隐岐岛,谈判是一回事,但信安军必须有个合适的落脚地。

  “那就这样,危昭德率领两艘风帆战列舰去攻打隐岐岛,估计岛上也没什么人,余下的人随我登陆出云国,去会会倭国的地方实权派,看看他们识不识时务。”

  舰队在掠过对马岛的时候兵分两路,又航行了近二百里才看到海岸,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

  刘唐哈哈一声,“诸位,这好像什么都没有啊!连个人影都看不到,难道此地比高丽国还要穷?”

  阮小二放下望远镜,“的确很荒凉,不过林木非常茂密,而且海岸以内可见的地方都是山峦,估计我们没找到码头,否则起码会有渔民或者猎人。”

  刘唐闻听也拿出望远镜瞭望,嘴里咋咋呼呼道“还真让你说对了,真有人,怕不是野人吧?”

  在信安军将领纷纷瞭望的时候,两艘风帆战列舰终于找到了可以停靠的地方。

  刘唐自请为先锋,带着五百步卒精锐登陆,小半天时间才抓到十几个倭国土著,结果谁也听不懂这些倭人说什么,连随军的翻译也没辙。

  吴用无奈道“还听说此地有先胡肃慎,靺鞨,狄人的后裔,看来也多有失实之处,把这些人都放了吧!他们不是野人也差不多少,继续向内陆搜索,总会遇到本地的地方贵族。”

  刘唐悻悻的继续向内陆搜索,斥候派出了近三十里,才找到几个穿着打扮不像野人的本地人。

  其中一个祖上做过遣唐使,能说一点汉话,磕磕巴巴总算可以交流了。

  李茂好吃好喝好招待,总算弄明白了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原来是跑偏了,虽然挨着石见国边上,但更接近出云国。

  有了带路党,李茂亲自登岸带着卢俊义,刘唐等一千步卒前往石见山一带,不是不想骑马,而是地势根本不利于骑马。

  沿路所见皆是森林,阮小五和阮小七亲自去砍伐了几棵古树,确认可以用来做造船的木料。

  当即提议在这个地方建一个造船厂,风帆战列舰造不了,但是造海上商船没问题。

  往内陆前进了近百里,终于看到了有人生活的村落集镇,大多是低矮的茅草房,见到的人衣衫褴褛,脚上都没有鞋子,即使在这样的天气里也在辛苦的劳作着。

  那个自称遣唐使后裔名为昭夫的人告诉信安军上下,这些都是农民,而像这样的人连名字姓氏都没有,每年辛辛苦苦累到死,也仅仅勉强可以糊口。

  李茂和吴用等人面面相觑,尤其是李茂,在他设想中此时的倭国不应该是这样的。

  那是农民?大宋京城里的乞丐活的都比这些人好吧!

  昭夫以自己是遣唐使后裔为荣,更因为有自己的名字为傲,正因为有祖上传下来的知识,他的眼界比较开阔。

  主动给信安军带路,未尝没有搏一把的打算,详细的把石见山一带的情况讲述给李茂,直接把一千信安军带到了石见国的国衙所在地,而且毛遂自荐请李茂委任他和石见国国衙的交涉权。

  李茂眼下就昭夫这么一个人可以用,当即予以任命,等昭夫去了石见国衙,他转首对卢俊义说道“列阵,拿出信安军的精神气,随时准备战斗。”


  (https://www.bxwxbar.com/book/126504/802217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