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寒门枭臣 > 第八零九章 倒霉连连的赵桓

第八零九章 倒霉连连的赵桓


  庞秋霞嘴角翘了翘,“他不就是那样吗!怕是早就料到朱琏不会下杀手,当年我舍不得,她就舍得?别忘了人心都是肉长的。”

  段三娘对庞秋霞能来维护李茂的安危,自然要高看庞秋霞一眼,上前亲昵的挽着庞秋霞的胳膊。

  “放心吧!明早就告诉相公,我们的秋霞对相公可着紧的很,千万不能辜负了秋霞的一片心意,怎么着也得让秋霞侍寝一晚酬功。”

  庞秋霞啐了一口,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小姑娘,嘴皮子上也从来不让人,“你不是也来了吗!酬功就一起吧!免得相公还得多跑一趟。”

  庞秋霞久混江湖绿林,这张嘴可不是好惹的,段三娘算不得江湖中人,言语交锋哪是庞秋霞的对手,她可不好意思什么话都往外说,嬉闹着拽走了庞秋霞。

  京城之中阴雨连绵,这场雨已经下了好几天,就像是赵桓的心情一样不开晴了。

  赵桓以新君的名义给太上皇赵佶写了一封信,顺带还有一道圣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赵佶回京。

  前去京兆府宣旨的天使今天回来,赵佶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平天子不假,但骨子里还没傻透,况且身边还有王黼等人出谋划策,京城自然是不会回来。

  赵桓看了看面前的李邦彦,耿南仲,心绪烦乱道“两位卿家可有良策?”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个天下焉能有两个皇帝,毕竟赵佶的太上皇之位,是赵桓强加给父皇赵佶,赵佶可没有承认呢!

  李邦彦和耿南仲无言以对,早在力挺赵桓上位的时候,两个人就知道会发生今天这样的难题。

  只是当时被权欲懵了心,现在再想辙,根本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耿南仲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陛下,蔡京已经被贬出京,太上皇留在京城的心腹近臣,好像只剩下了高俅一人,若是高俅出面,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赵桓登基后打压赵佶的近臣,蔡京只是排名第一,余下的还有不少人被贬斥离京,朝堂之上剩下的都是和赵桓亲近的臣子,唯独高俅是个例外。

  高俅得到过李茂的指点,赵桓当太子时就“投资”了不少,二次北伐的时候,高俅也跟赵桓通过气。

  否则以高俅的谨慎,早就跟着赵佶王黼等人跑了,正因为心中有所依仗,高俅才巍然不动,李邦彦搜刮钱财,也没有搜刮到高俅身上。

  李邦彦迅疾想到了这一步的妙招,“陛下,不妨加封高俅太傅的官职,让其负责迎太上皇回京,另外京城招募的禁军,也不妨交给高俅统带,如此方可令太上皇安心回返。”

  耿南仲不甘示弱,“还有童贯,如今陛下加封其为广阳郡王,童贯必然感恩戴德,有太上皇这两个心腹老臣出马,能打消太上皇的疑心,陛下再写一封让位诏书,将皇位还给太上皇,太上皇肯定会回京。”

  赵桓龙椅还没坐热乎,让他把皇位还给父皇赵佶,他哪能愿意,但很快明白了李邦彦和耿南仲在打什么主意,这是要把太上皇诓骗回来呀!

  李邦彦又补充了一句,“陛下,还得明发圣旨,让各地禁军进京驻防,如今国库还有些银钱,将天下兵马聚在京城,太上皇到时候无兵可用,短时间内回不回京问题都不大。”

  赵桓觉得李邦彦这个计策好,他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官家皇帝,做了多年太子,手里又执掌着传国玉玺,皇位的正统性不容天下人质疑。

  只要确定这一点,各地的禁军人马就得听命行事,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等赵佶反应过来,也来不及出手应对。

  “两位卿家,当务之急是迎请太上皇回京。”赵桓不把父皇赵佶弄回来,大宋朝实际上等于有两个皇帝,长此以往他这个新君还有和威信存在?

  或许是大宋国运不济,赵桓君臣还没商议妥当怎么诓骗赵佶回京的时候,政事堂送来八百里加急公文。

  洞庭湖水贼钟相,杨幺造反,几天时间便攻陷了十几个州府,俨然是方腊第二。

  而且地方官送来的公文中,猜测此次水贼作乱和摩尼教有关系,屋漏偏逢连夜雨,破鼓万人捶,点儿背,说的这就是赵桓面临的这个情况。

  方腊起义造成的声势何其巨大,朝廷以童贯挂帅,调了京城禁军,十节度,西军,信安军禁军近二十万大军才镇压下去。

  如今又来了一个和方腊差不多的钟相杨幺,大宋朝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赵佶能调拨二十万大军,上百万贯军饷,赵桓现在拿不出来啊!

  看急报上的描述,洞庭湖贼人有愈发壮大的趋势,江南两浙刚刚恢复些元气,经此一事怕是又要伤筋动骨。

  遇到这种事,李邦彦和耿南仲也是没辙,他们的治政水平在这摆着,玩权谋,给自己争权夺利脑瓜子转的飞快,真想做些实事,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

  耿南仲思前想后,建言道“陛下,还是召集文武百官问计吧!”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耿南仲岂能不清楚,难题摆在面前他没有能力解决,但必须给官家分忧,这也是他唯一能想到的策略。

  金銮殿中,文武百官齐聚,就连丁忧被夺情的李纲也在,正在和欧阳珣商议听到的江南消息。

  欧阳珣见官家赵桓还没来,低声对李纲说道“伯纪,这是一个机会,政事堂虽然驱逐了蔡京,余深等人的党羽,但换上来的也不是什么忠臣良人,还是要给官家推荐几个合用的人才啊!否则势单力孤,我等的报复如何施展?”

  李纲深以为然,他料理完了李夔的后事,也谨记着李夔的遗言,既然做了大宋的官,赵桓的臣子,自然要一切为君上分忧解难。

  人以类聚,被赵桓拿来装点朝廷门面的李纲,欧阳珣身边,此时也聚拢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僚。

  其中就有御史中丞陈过庭,原任的御史中丞秦桧已经跟着赵佶王黼跑路了。


  (https://www.bxwxbar.com/book/126504/804658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