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双星灵记 > 第九十一章 命该如此

第九十一章 命该如此


  “娘?”伶儿将信将疑地望过去。

  来人确是位妇人,清瘦端雅,步履缓慢,面上蒙着块轻纱,手里则托着烛火。

  走到尸苑边上,妇人停下了。

  伶儿睁大眼睛,透过雾气,隐约确认了那人的脸,再不犹豫地唤道:“娘!”

  “带她进来!”妇人沉稳地道。

  伶儿先是一怔,可转念一想,怕是自己刚才与他们争闹,扰了母亲休息。适才发生的事,母亲应该都知道了。如今就算再想躲也躲不成了。

  她低下头,一时不知该怎么解释。

  “你既敢做,就要敢当。快点,把人带进来。”母亲又道。

  伶儿简单应了声“知道”,扶起身旁婢女,自尸苑一滩泥泞中蹒跚而过,听话地随母亲进了屋。

  将门合上,伶儿守在门边,独留母亲和那名罪婢坐在塌前。屋子不大,阴冷潮湿。那婢女初来此处甚是拘束,始终低着头,眼神不住闪躲。

  “姑娘叫什么名字,来自何处?”母亲朝她问道。那声音虚弱而柔和,饱含善意。

  “我叫雀瑶。琉璃人。”姑娘答。

  “琉璃哪里人?”

  “沁城。”

  “歌舞坊的吧!”母亲当即猜出。沁城最出名的地方莫过于此。再者,便是因为这姑娘长得实在可人。

  雀瑶点点头,再度沉默下去。

  “你腹中的孩子有几个月了?”母亲边问边朝她友好伸出一只手,“要是姑娘不介意,可否让我探一探姑娘的脉象?”

  雀瑶微微犹豫,还是将手递了过去。

  母亲按住她的脉,又用衣袖将手遮紧,生怕手上的疮吓到她。

  片刻后,收了手,母亲叹了口气,又问:“你除了这孩子,可还有别的亲人?”

  她没有直接问这孩子的父亲是因为心里清楚,能带着身孕逃到掖庭的人,夫君非死既罪,此时求他应是无用。只能指望这姑娘的娘家人了。

  “有,在琉璃。”雀瑶提及亲人,忽而神伤。

  “那姑娘不妨回琉璃去!”母亲劝道:“姑娘既出了歌舞坊,就不要再委屈这孩子了。这胎儿已七月有余,凡事仔细些还是能保下的。”

  伶儿母亲说着,朝雀瑶白布束紧的腹部望去。

  雀瑶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清澈双眸中不知不觉溢出泪来,抽咽道:“还如何回去呢?这偌大的皇宫,既已进来,如何还逃得出去?”

  “姑娘不要哭了,对孩子不好。”母亲先是劝她,朝她递了块手帕,又道:“其实想出去也不难。”

  雀瑶眼睛一亮,将信将疑地望着伶儿母亲。

  母亲低头,小声念道:“明日是十五,宫妇出宫省亲的日子,就在从这儿向北的崇华门。你跟着那些老妇人,她们自会告诉你该怎么出去的。”

  雀瑶皱眉,似懂非懂。她来宫中不久,许多事不了解,也只有听人说说的份。听之则信之。

  母亲徐徐又道:“还有一事,我有些好奇。姑娘近来可是受过内伤?你这脉象较常人虚弱不少。”

  “是。”

  “姑娘习武?”

  “不,我不会武。”雀瑶忽然吞吐起来,忸怩道:“只是被习武之人伤了。”

  “哦?他们为何要伤你呢?”

  “不怪他们,”雀瑶抿抿嘴,羞赧低下头,“是我为了救一位公子,自己上去挡了一招。”

  “公子?”伶儿母亲脸上显出丝缕惊奇。

  “与他无关,是我自己要的。”雀瑶害怕,连忙解释,说着说着不禁有些委屈。

  “姑娘可是倾心于他?”母亲毫不避讳地问。

  雀瑶先是一怔,叹了口气,这才点点头。

  这就难怪了。凡事沾了“情”字,就会变得不理智。

  “既然说到此处,我就多言几句。姑娘既出了宫,便不要再心存执念,惦记宫内之人。不知我所说的,姑娘可明白?”母亲说着,瞥向雀瑶胸前微微露出一角的白玉。

  那玉是祝子安所赠,也是雀瑶最心爱之物。这几日一直藏得严严实实。若非今日遭李秋彤逼问毒打,一时疏忽,雀瑶是绝不会将它露出来的。

  如今只让伶儿母亲微微一望,她便立刻慌了神,连忙背过身去,将白玉重新收入怀中,局促低下头,面颊掠过一丝微红。

  雀瑶哽咽着点点头,良久,才嗫嚅道:“多谢姑姑。”

  母亲的神情忽而黯淡了,急忙解释:“我可不是这里的姑姑。”

  “那是?”雀瑶不明白,这样年轻的妇人,若非是宫中的掌事姑姑,怎敢将自己自李秋彤手中救下呢?

  而说到底,救她之人,也并非妇人,而是她这位女儿。

  雀瑶回头,先望了伶儿一眼。

  她心中这点疑惑,伶儿母亲并不想答,婉转叹了声气,只道:“要怪都怪伶儿这丫头,太不守规矩。你我身在掖庭,都是罪人,我本无力救你。可她既然插手,我这个做母亲的,别无选择。”

  伶儿原地怔住,慢慢仰起头,吃惊地看着母亲。自己冒失站出,得罪了李秋彤,还不知会不会招致祸端,母亲一向谨慎,现在心里一定很担心。可既是担心,为何还要帮自己救人呢?

  “你也是要做母亲的人了,该明白我……”

  “我明白。我这就走,绝不连累你们母女。”雀瑶说着单手扶腰,挣扎着站起身,摇摇晃晃朝门边走去。

  渐渐走到伶儿身旁。

  “你要去哪儿?”伶儿试图扶她,却被她侧身躲闪过去。

  雀瑶停住脚步,兀自摇了摇头。

  “你怀了孩子,外面很危险的!”伶儿拉住她衣袖,挽留道。在她自小的意识里,皇城中再没有比掖庭更安全之处了。

  “伶儿,不要拦她!”母亲呵斥道。

  伶儿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却还是顺从母亲,将手收了回来,目送她顶风前行,消失于黑夜之中。

  良久,回身关门,随母亲坐到一处,伶儿先将熬好的药提了进来。掀开盖子,俯身探了探,好在还是温热的。随即盛了一碗出来,恭恭敬敬送到母亲身边。

  许是因为刚刚起身站得太久,身上那些疮越发疼了。母亲神色痛苦,紧闭双眼,只朝伶儿点点头,示意她将药放在一旁。

  伶儿照做。

  母亲端起碗,只抿了一口药,精神却似乎好了许多。

  好到可以站起身,也能教训伶儿了。

  “跪下!”母亲喝到。

  伶儿迟疑片刻,还是听话跪下了。

  “你是怎么答应娘的?从今往后绝不再和人动手。记不住吗?”

  “娘,我记住了,只是……”

  “没有只是!”

  看母亲这架势,伶儿自知今日有口难辨,只好先认下错来。

  “娘,您先别气。伶儿知错了。”她牵拽着母亲的衣角,似在安慰,“伶儿不是故意要救她的,但是她真的太可怜了。权当认识个朋友不好么?她现在出宫去了,等将来我带娘离开掖庭,在宫外遇到她,也能有个照应。”

  伶儿这话不说还好,越说母亲便越气。

  “难道你要救人,就是图她知恩报答、救济我们吗?”

  “不是的。”伶儿慌忙辩解。

  可母亲却不再想听。

  她都十八岁了,说话做事还像个孩子。自己这身子,不知还能撑多久,要是有一天自己不在她身边,这孩子一个人,天真至此,在宫里可怎么活?

  母亲想着想着,眼里先噙了泪。目光果决,对着伶儿背上便拍了一巴掌。亲娘下手,只会比那些嬷嬷更重。打在伶儿身上,却疼在她心里。可再怎么疼,也要打。

  抡圆了手,又是一巴掌。

  “你给我记住,这辈子都不准离开掖庭。连这个念头都不要有。你和娘,生在掖庭,死在掖庭,世世代代为婢为奴,不得有怨。”

  “为什么?”伶儿昂起头,难以置信地望着母亲。

  那两巴掌并没有让她觉得多难受。从小挨打挨惯了,皮都打厚实了。她反倒还担心起母亲。一来是她的手,二来是她这倔脾气。

  “别的奴婢,做活做够了,赎了罪;或者挣够了钱,给嬷嬷些好处,能走的都走了。宫外肯定比掖庭好多了。娘就不想去看看吗?伶儿十八了,娘就忍心女儿在掖庭过一辈子吗?为什么别人可以,女儿就不行?”

  “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你和别人不一样。这是你的命,打出生就定了的,改不了。”

  “为什么?”伶儿咬着牙,身板挺得笔直,语气也愈发坚定。

  可无论她再问什么,母亲都不再答她了。

  “去睡吧!”母亲只说。

  :。:


  (https://www.bxwxbar.com/book/177280/9218857.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