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油菜花又开 > 第五十一章 历史课

第五十一章 历史课


  课间休息短暂而快乐,随着孙良才站在讲台上,比了一个静一静的手势,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上坐好,打开手电筒,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一道道光束指向黑板,正等待着孙良才即将开始的出色演出。

  周小军也收起了卷子,和赵春梅一起端坐在板凳上,等待着这节他期待已久的历史课。

  “同学们,我想先听一听你们对于历史的看法,谁想说都可以站起来踊跃的发言。”孙良才想活动一下课堂的气氛,也发动学生的积极性。

  郭继成第一个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历史就是过去我们家吃不饱饭,但是到现在我们家能吃饱饭了。”说完嘿嘿地笑了,同学们也跟着笑了起来。

  郭继成一下就把同学们的话匣子打开了,同学们的朝气一下子点燃了教室里平淡的空气,大家竞相发言,气氛活跃。就连平时从不说话的赵春梅都站起来说:同学们,过去我家是地主,做了很多对不起乡亲们得事,我要向大家道歉,这就是历史。

  老师、同学和两个大人都齐刷刷地看着赵春梅,对她投入赞许的目光,没想到这个平时孤僻的女孩子,早就把这些问题都看明白了。

  “同学们,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历史,但只能算是小范围的历史,或者说各自家的历史。上一节课讲了咱们国家地大物博,那这一节课就要讲咱们国家的历史。咱们国家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五千多年,咱们国家是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孙良才自豪地讲道。

  “哇,五千多年,看来咱们国家是一定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郭继成幽默地说道。

  “没错,光从年龄来看,确实是一位老爷爷,不过从实际情况看,新中国49年才成立,咱们国家可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只有26岁的小伙子呀!”孙良才形象地做着比喻。

  同学们有些迷茫地看着孙良才,不理解为什么五千多年却又只有26岁。

  “同学们,从尧舜禹时代开始,咱们国家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可事实证明这些社会都不能带领老百姓富裕,都不能让国家富强,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老百姓才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家才日趋强大,老百姓才日渐富足,新中国到今年才26年,所以大家说咱们国家是不是一个26岁的小伙子呀?”孙良才利用自己的所学,一点点形象地为孩子们讲授着。

  “是。”同学们不容置疑地高声回答。

  “同学们,如果还处在旧社会,咱们都是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哪有上学的机会,你们可以回去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又何尝不想上学呀。今天你们能坐在大瓦房教室里,得感谢新中国呀,你们得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孙良才煽情地讲着,同学们都我眼含泪花,默默地点着头。王学国和郭如森也坐在后排轻声叹息着。

  “同学们,咱们国家古代虽然社会制度不怎么好,但是并不代表咱们国家就落后,咱们国家在以前可是万国景仰的世界中心,不然也不可能成为文明古国。”孙良才话锋一转,带着同学们在繁荣昌盛的古代历史长河中遨游。在这破旧的教室里,昏黄的灯光下,孩子们第一次真正地以史为镜,这面镜子在这漆黑的夜空显得格外明亮,将扎根他们幼小的心灵,伴随着他们一生的成长,点亮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

  “咱们国家古代经历了很多朝代,夏,商,周……一直到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这样看起来特别乱,你们也不容易记,不过有人总结了几句诗,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跟我一起抄下来。”孙良才说完,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表;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亡。

  “大家先跟着我念一遍。”孙良才说着抑扬顿挫的带头领读,同学们跟着一句一句认真的读了起来。

  “同学们,中国古代是不是朝代特别多,你们不用每一个都去理解,但我有一点,你们必须清楚,为什么会出现朝代更替?”孙良才又开始设置了悬念。

  “老师,是不是对方实力强大了呀,把这一方给打败了,所以就出现了朝代的更替。”周小军站起来不太肯定地回答。

  “没错,直观地理解,是这么回事,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对方实力为什么会强大?”孙良才的问题,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有些深奥,甚至连王学国和郭如森也仅仅一知半解。

  孙良才本来也没指着有同学能回答上来这些问题,他略作停顿,然后自问自答地讲道:“这就是民心向背的问题,有人民拥护你,你的实力自然就会变大变强,用专业术语来讲,这叫顺应历史潮流。我们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不能违背历史的潮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历史的问题。”孙良才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两个大人经历这些年的社会变革,深有体会,都不约而同地点着头。

  门外突然一阵掌声划破夜空,让孙良才颇感意外。原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都早早到了,站在教室门外听孙良才讲课,听到民心向背的时候,大家都竖起了耳朵。虽然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文盲,但是对于这个问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认知。听到孙良才讲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大家这才热烈地鼓起了掌。

  孙良才赶紧让大家进屋,大家七手八脚从教室角落里堆放的桌椅中,放下来几张桌椅和凳子,大家相继坐下。

  “孙老师,你这课讲的太好了,就跟上次的讲座一样,就连我这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都听明白了,以后我们可不可以也来听课呀?”一个家长有些冒昧,又有些尴尬地问道。

  “叔叔婶婶们,只要你们有时间,随时欢迎你们来,咱们一起学习,一起提高呀!”孙良才得到大家的认可,心里无比高兴。

  “土都埋脖子了,没想到还有机会坐在教室里……”一个满头花白爷爷热泪盈眶地说道。

  “同学们,今天咱们就先把为什么要学历史这个问题搞清楚,至于别的每个朝代的事,咱以后慢慢再讲,下课。”孙良才大声宣布道。


  (https://www.bxwxbar.com/book/180294/956238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