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重生之花蕾绽放 > 第18章 春节到1

第18章 春节到1


  进入腊月二十几,春节开始倒计时了。李蕾是大人了,李旭还小,所以不知道盼年,徐成已经在大人们和李蕾姐弟面前唠叨过360次,过年吃什么,买什么衣服。。。弄得李蕾每次看到他都想揍他,所以趁着打雪仗的时候徐成就遭殃了,打你丫的,你又不是唐僧。

  腊月十几的时候李妈把家里的被单褥单拆下来了,洗了半天才晾出去,在小年前都重新做了。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早上吃饺子,给灶王爷吃灶糖,这个天冷灶糖也冻得一块是一块的,咬起来酥酥的,真好吃。

  腊月二十四李妈就开始蒸馒头,这些馒头留着过年的时候供奉祖先用的。蒸馒头也是有说法的,李妈的传统是:烧火不能蹲着少,必须站着,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好,是给祖先的寓意好;蒸出的馒头上面的地方要有裂口,俗称馒头笑了,笑了的馒头寓意这家明年一年过得笑呵呵的日子,平安顺遂。

  腊月二十五的时候李妈让李爸去买点水果和鞭炮之类的,她把房子前前后后的收拾了一遍,打扫干净。

  看着妈妈疲惫的样子,李蕾上去给老妈揉揉肩,虽然力度很小,但是李妈心里甜甜的。李旭看着姐姐做这些,他也不甘示弱,他也是很懂事的小盆友的,你揉肩我就捶腿,李妈这个时候感觉不管有多累都很欣慰了。

  二十六的时候李妈去帮徐大娘家蒸馒头。这个技术活徐大娘有点做不来,去年吃到李妈蒸的馒头后,徐大娘就邀请李妈今天帮她一把。两家关系好,再忙李妈都腾出时间去帮忙。

  二十七的时候李妈把全家人的衣服洗了,二十八就杀公鸡,今天李妈养了好几只公鸡,请人干活的时候杀的差不多了,只留了两只过年给孩子吃。

  二十九就是炒瓜子了,还一家人都简单的洗了洗澡,到这李蕾感觉年前就忙完了,可看着李妈还是忙着,真是不过年不得闲啊!重头戏就是三十了,过了三十才能得闲。

  三十早上起来李妈做的大米粥,因为家里穷,这个粥就是希望来年的日子往上周一周,越过越好的意思。吃过早饭不到九点李妈就开始忙开了,先是炖小鸡,再用炉子炖鱼,炖小鸡用的时间长,炖好鱼之后在炒个花生米,炸个虾片,拌个凉菜,炒个白菜木耳。一共六个菜,寓意明年六六大顺!

  李妈在做菜,因为烧的是木头所以不用她烧火。她就帮爸爸贴对联,干点杂活,看着刷了白灰的砖墙,李蕾就想起老家的房子,每年过年前都要糊上一层纸,称之为糊墙,但愿家里条件早点好,也能早点让爷爷奶奶住上新房子。等李爸收拾完了,她就和弟弟一起看着桌上的菜流口水。

  好几年没有吃到家里的年夜饭了,虽然很简单,可是很温馨。后来条件好了,李妈就做八个菜、十个菜,必须要双数的,寓意‘好事成双’,真的好怀念啊!结婚后婆婆家过节很简单,随便做几个菜,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更别说随意的放鞭炮了。

  都说小孩子盼过年,李蕾长大了也盼着(一直没长大啊你)。应该是因为平常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很小聚到一起,过年了意味着团圆。那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只有过年的时候最丰盛了,哎,真是个吃货啊!

  李妈忙了一上午,终于在十一点半的时候能吃饭了,在吃饭前先要把肉菜好菜给祖先留着。李爸出去放了一挂鞭,午饭可以开动啦!李蕾和弟弟只顾着吃,李爸喝啤酒,李妈也能少喝一点,虽然不丰盛,但是一家人围在一起的感觉好好啊!

  还是小时候好啊,什么都不用管,不用张罗包饺子,不用张罗收拾屋子,就是等着吃就行了。等到大一点的时候这么闲着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饭,李妈就要开始包饺子了,年前的时候李妈就把饺子肉馅剁好了,攥成一个个的大肉团,放在外面冻上。等要吃饺子的时候就拿屋子里化了。今天早上李妈就拿屋里化着等下午用了,李妈包的是芹菜猪肉的,弄好饺子馅之后,就开始包啦!

  爸爸擀饺子皮,妈妈包,李蕾摆饺子(放在帘子上,摆整齐了),李旭呢?给他一块面团他就能玩一会儿,一边玩一边看电视。李妈一般这个时候会包两百多个,留一些初一吃,李妈还在饺子里还放了几个硬币,谁吃到谁有福气。

  包饺子这项活动李蕾从小到大都会参与的。小的时候摆饺子,长大一点儿学会包饺子,后来学会擀饺子皮,那时候李爸就有借口啦!闺女这么能干呢,他就解放了,可以出去玩扑克或者麻将了。

  一点多一点的时候,饺子终于包完了。一般情况下李爸都会出去玩几把麻将,现在家里没什么事,跟媳妇说一声就走了。

  李蕾姐弟就跟着李妈睡一觉,晚上还要看春节晚会呢。李蕾睡到五点多,也不知道爸爸回没回来,这时候李妈已经把家里的灯都打开了,这也是老家的习惯,因为今天晚上迎祖先,晚上的灯就得开着,要在初二晚上送祖先后晚上才能关灯睡觉;睡觉的时候只能脱了外套,不能脱里面的棉衣棉裤。长大之后这条就不怎么遵守了,穿衣服睡觉太难受了。至于为什么不脱衣服,只是老人留下的习俗,李妈也说不清楚,李蕾更是糊涂了。

  看着妈妈把冻梨化上了,也和妈妈一起坐在炕上吃瓜子。李蕾问妈妈:“爸爸去哪儿了?怎么还没回来呢妈?”李妈告诉闺女:“你爸应该玩麻将去了。”

  过年就意味着放松,再忙也要有点娱乐呢。

  等到春节晚会开始爸爸还没回来,李蕾和妈妈弟弟开始看春晚了,不多一会李爸就回来了。还是一家人在一起比较好,要不过年气氛不浓呢。

  现在的节目还是很有看头的,主持人里有赵忠祥和倪萍,节目有经典的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警察与小偷》,赵本山的《小九与老乐》,宋丹丹黄宏的《手拉手》,还有冯巩牛群、姜昆的相声,一些后来耳熟能详的老歌、经典戏剧选段,最关键的还有小提琴的《梁祝》呢!这个李蕾长大后还有一点印象,舞台效果虽然简单,但表演真的很唯美,没想到现在还能在春节的时候再看一遍。

  李蕾看着这个时候含金量很足的艺术家们,和后来看到的差距真的很大呢!特别是服饰方面,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过两年就好多了。李蕾看重生小说那些女主角服装设计开店办厂,可惜她不关注这些啊,也没这方面的爱好,还是算了吧。偶尔一次可以,要是长期作为终身职业,她可做不来。关键是她还不会画画,有想法也画不出来的说。

  十点多的时候李蕾家开始迎接祖先,李妈先煮饺子,她还让李爸抱些柴回来,她有空也抱回一些,当然越多越好。李爸是知道这个有说法的,很配合。李蕾看着父母忙活,她也拉着弟弟去帮忙,李蕾还能多抱几根,而弟弟就只有一两根。往家里抱柴火寓意就是往家里‘抱财’,‘柴’和‘财’谐音,代表明年一年挣的钱多、财源滚滚来的意思。而李小弟真的有点困了,不是他不配合姐姐啊!本来是将近十二点迎接祖先,为了照顾孩子才提前到十点多的。

  接祖宗的时候放一挂鞭,家庭条件越好的人家放的响数越大,李蕾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已经放一百万响的了。那时候村子里习俗都一样的,家家户户都这么放鞭炮,还挂起大红灯笼和彩灯。

  谁家红灯笼大弄得漂亮谁家的日子也是过的好的,每家的男主人就像攀比一样,你家有这个好东西,我家怎么能不买呢。所以李蕾家所在村子是过年气氛最浓、花销最大的村子。这个时候放的鞭炮最好一直响,不要有停顿,寓意日子顺顺当当的~~~~

  可自从结婚后在市里生活,虽然放的礼花又大又漂亮,但是没有亲身参与就是体会不到这股过年的热烈劲,就像没有归属感一样。

  迎完祖先,李爸带着李旭给祖先磕头,李蕾是女孩子,不用这样做。她帮忙端饺子,还有中午剩的菜。这顿饭也就是年夜饭了,李妈给每个人都夹了一块鱼吃——年年有余,鱼跃龙门。吃着吃着,只听李旭叫了一声,好像是有什么东西搁着牙了,一家人都很高兴,这代表新的一年会有福气。李妈也吃到一个,拿着向李爸显摆。要是李蕾没有重生,她会吃更多的饺子,就为了那个硬币,现在李蕾怕晚上积食,吃的差不多就完事了,没去计较那个硬币。吃不着是没那个缘分,吃的再多也是吃不着的。


  (https://www.bxwxbar.com/book/36377/342775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