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重生之花蕾绽放 > 第71章 回

第71章 回


  期中考试之后有了两天的休息,十一月的天气也有点冷了呢!老妈和小姨都劝她别两头跑了,李蕾想着得到十二月的时候再说,现在还能接受得了。再说了,这样还可以锻炼身体呢,要不一天天就在屋子里呆着就不好了!

  期中考试考了考了六科,语数外、政史地。地理还是开卷,听说也只是他们一年级这样,以后就闭卷了。地理中考的时候不考,初一初二学完四册书就完事了,所以学校和老师都不是很重视。李蕾考的还可以,考完试回家休息了一天,又开始了征程了。

  这学期到了一年级,她买了几本阅读方面的书,有语文有英语,都是照着以前的方法学习着,这样有利于中高考呢!增加了词汇量以后考四八级的时候也轻松呢!李蕾看着之前买的字典,让她翻得已经很壮观了,努力也不是没有效果的,基本上现在的翻译没什么错误了,就是专业名词这里比较费时费力,那边也会把名词表附过来,这样大大减少了错误的概率呢!

  语文方面,她现在看里面的文言文不用看注解了,每天坚持看一些古文方面的书,四书五经啊诗经什么的,能看的慢慢的就看一点,就当是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了。就是进度很慢,毕竟这样的书还不如让她看看名著呢!以后也不会当国学专家去,这样的野路子还是不专业的。

  回到老家之后,她又买了一本新的汉语大字典,这样更精确呢!家里那本留给了李旭先用着,以后需要的多了再给他买。

  周一的时候成绩就下来了,老师们批卷子都是很快的,第一次大型考试,同学们还是很重视的,这不仅检验着这两个月的学习成果,也看看自己在班级和学校里面的排名。

  李蕾在考试的时候各科都留下了两处错误,她可不想被当做天才每天受着关注,这次试试水,期末的时候再调整一下就好了,况且语文和英语作文方面就是浮动的地方,谁能保证就得满分呢。现在得了第一也看不出什么,反而为自己添加压力和关注呢!自己支要保障全免择校费就行了,这就是李蕾的期盼了。

  等到开学这天,早上进到班级里还没感受到太多的压抑的感觉,还是初一呢,没有那么大的忧患意识,再说也不是重点初中,所以气氛还是很好的,想证明自己的毕竟不是全部的学生。

  这次考试语数外都是一百五十分,其他几科目是一百分的,成绩出来年级前一百名会张贴出大榜的。这天各科的成绩也都下来了,老师们也用各自的方法发着考卷,有的从低往高发试卷,有的从高往低,别看平时都马大哈,发卷子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毕竟考的少了很丢人的嘛!

  先是发的语文,最高分是马芳,141分,然后是李蕾139分,宋然132分,王猛121分,李月119分,林嘉奇118。。。

  数学,最高分林嘉奇143分,李蕾140分,马芳137分,宋然127分,。。。王猛119分。。。

  英语,最高分李蕾145分,马芳136分,林嘉奇133分,宋然129分,李月124分。。。王猛117分。。。

  李蕾的政治、历史、地理的分数分别是96、98、98分。其他人也就差不多,拉开差距的就是语数外三大主科了。

  她的总分是716分,其他同学马芳705分,林嘉奇684分,宋然680分,李月669分。。。王猛646分。。。

  这里面马芳是班长,宋然是学习委员,林嘉奇是数学课代表,王猛是体育课代表,李月是英语课代表,马芳是语文课代表。。。主要干部都在里面了。

  这样就可以看出来班级的前几名了,听小姨说一二班是高分最多的班级,入学成绩算好的了,李蕾看着有几个同学应该是没当回事吧,特别是男生,以后有了物理化学就跟如鱼得水了,现在英语和语文占的分值比较大的,这两科还是李蕾的强项,数学小姨是班主任,不得高分你就让她唠叨吧,以后就更得抓她学习,为了以后的安静,只能自己丢这些分了,没想到是班级第一,全校第五,看把小姨高兴的。

  前五名分别是一班的程鑫,五班的谢玲玲,七班的杨招娣,一班的林学智,李蕾是第五名。看来竞争对手还是很多的嘛,虽说他们之间的分差小,这还有一些同学没有缓过来的和没进入状态的,以后的日子一定是你追我赶了吧。

  李蕾的二班在整个年级是第二名,弄的田淑凤心里不得劲,一班的李波在选班级的时候就和自己较劲,现在还是,以后一定多多的督促同学们超过他们!

  考完试了,给家人们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家里就迎来了一件好事——李爸回来啦!

  当收到爸爸的电报的时候李蕾就开始盼着了,李爸还是在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回来了,还好这天就周六,李蕾接到李爸了就和他一起回家了。李爸的东西不多,就带了他的衣服什么的,家里的电视机什么的早就发回来了,那些不能拿回来的床啊瓶瓶罐罐缸啊什么的都给堂哥家和徐大娘家了,这次李爸是都处理完了才回来的。这段时间就他自己在那边也想家呢!

  在火车出站口看到自家闺女来接,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小姨让李爸去她家歇一会,李蕾就带着爸爸走了。到了小姨家又是顿寒暄,小姨夫和李爸还能唠唠嗑,气氛比较好了。李爸还特意谢谢他们照顾孩子呢!

  等到八点多,李爸带着李蕾就回家了,买了一些吃的,就坐上了回家的客车。当李爸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李蕾看奶奶和妈妈惊喜的样子,真是。。。才多长时间啊,还好没哭啊就行啊!她忘了她盼着的日子了,真是。。。

  大家进到屋里,爷爷奶奶和妈妈就把爸爸围起来了,问问这个问问那个,李蕾感觉说女人是五百只鸭子的人真是太明智了,李爸脱了衣服,就到炕上躺着了,他也很累呢,在哪里都不如自己的家呢!再说已经好几年没有回来了。

  李爸跟家里人说说那边的情况,什么手续都办好了,棚里的菜什么的都卖完了,反正就是没事了,他们才放心。之所以回来这么晚,就是跟一些老朋友见见面之类的,李爸也没说干什么。看着李爸给他们买的吃的东西,爷爷奶奶的脸上更是爬满了笑容,哪里有比儿孙孝顺更让老人开心的事了?

  徐大娘还给老人带了两件棉服,李爸跟李妈表示这夫妻两个真的外道啊,就送了几个小挂件,就记了这么长时间,真是舍不得他们啊,可惜没办法,总也是要回来了的,看着老人想家真是不忍心啊!李爸还说他自己在那边的时候都没有开过火,不是在侄子家吃就是在徐大爷家吃,可省心了呢!

  李旭看到爸爸回来了,就抱着李爸的大腿,那样子可亲可亲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自从李爸回来了,李旭就跟在爸爸的身后,爸爸去哪里他去哪里。

  下午的时候李爸就出去走走,村中有的乡亲见着李爸也都聊开了,大娘他们也过来打听儿子孙子的事了,大家听着虽然嘴上说着羡慕啊什么的,估计心里都不以为意呢!在他们看来,在家里过着挺好,背井离乡的有什么好?李蕾想着是,你们羡慕嫉妒吧,没有门路只能这么想了。

  关键是他们一般都是有手艺的人,不是瓦工就是木工,出去在外建打工也能赚很多钱的,收入都是很多的,要是再当个头头什么的,挣的更多!李爸在他们那里没有手艺,只靠着种地,不和在家里一样吗?在家里多好,冬天能猫冬,日子也安逸。等到后来意识到盖棚赚钱的时候,那个时候盖大棚的成本也大了,大家一听投入多,更是不愿意了。

  他们这些人就是这样,不重视念书,谁家供一个女孩子读书都要被他们笑死,在他们心里,攒了钱,给儿子盖新房,然后就算完成任务,每天打打麻将,躺着家里享享福才是最想过的日子,其他的教育投入什么的就别想了。不过很奇怪,看着别人家儿子出息,他们就以崇拜的目光高看人家一眼,日子还是照过!

  李蕾他们大队有户一家,也是一儿一女,儿子不想念书,女儿想念书,家长为了儿子,说什么都不供了,这个女孩子在李蕾面前哭的不行了,可是李蕾有什么办法呢?还有一户,家庭条件还不错呢,家里两个姑娘,小姑娘想出去学美发,那个时候都十七八岁了,家长也是不允许,担心女儿受欺负或者学坏吗?

  晚上的时候李蕾听见李爸说,要不也不能这么晚回来,原来是徐大爷的矿井出了点事,幸好不太严重,徐大爷只是受了轻伤,这次可把徐大娘吓坏了,说什么都不让他再干了,可惜徐大爷干了十多年了,还是正式工,舍不得这个岗位呢!最后抵不住徐大娘的一哭二闹,还是答应她辞职了,等着徐大爷出院李爸才回来的。


  (https://www.bxwxbar.com/book/36377/347357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