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帝师 > 第一百零六章

第一百零六章


  兵船舱底,本为储存金银珍宝之处。此时,多数金银已重新清点记录,装箱后封存,集中于官船,待运送回京。

  舱室空旷,日前抓捕的番商,受伤未死的海匪,均被-拘-押-此处。

  卫军的-捆-绑-技术过于粗放,锦衣卫接手后,很是看不过眼。同时,不满舱室内拥挤杂乱,干脆就地取材,自岛上寻来板料,靠绳索木楔打造出简陋囚室,将海匪商人分别关押。

  舱室底部,单辟出一间刑房。

  凡岛上海匪,一个不落,全都过刑。

  少则十鞭,多则五十鞭。

  跟随顾卿的锦衣校尉,多出自诏狱,深谙个中手段。挥鞭的力道和角度,极其精准,不会取人性命,却足以让海匪表情扭曲,惨叫连连,想充一回好汉都做不到。

  一顿鞭子下去,檩子肿成两指宽,一滴血不流,人却被冷汗浸透。拖回囚室,趴在木板上,疼得翻不了身,当真是苦不堪言。

  见到同伙惨状,余下海匪心惊胆寒。被从囚室提出,不等-吊-起,大声喊道:“我招,我什么都招!”

  如此合作,应该能逃过一劫。

  结果却令海匪大失所望。

  绑人的校尉没说话,另取一截粗布,直接堵嘴。

  “吊起来,打!”

  海匪哭了。

  他合作,为甚还要抽?堵上嘴,还如何招供?

  对锦衣卫的手段,老五等人有深切体会,最有发言权。对海匪的痛苦,完全是感同身受。

  锦衣卫凶残,北镇抚司出身,掌管诏狱的锦衣卫,更是凶残到极点。

  简单粗暴,半点道理不讲。

  落到这些人手里,当真会生不如死。留下心理阴影,听到鞭子声都发憷。

  忆起往日,四人“工作”起来更为尽心。不至惩羹吹齑,也是奉命唯谨,生怕出一点差错。

  每到舱室,必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恨不能缩成三寸,行走默念,看不见我,绝对看不见我!

  海匪被用刑,每日里惨叫不休。

  关押的番人待遇尚好,非但没被抽鞭子,还能得到巴掌大的薄饼充饥。

  大食人和佛郎机人关押在靠近舱门的位置,多是两人一间。一则便于看管,二则通风,可以散散味道。

  按照校尉的话说,这几个着实太味儿,路过都要捂鼻子。

  倭人个子矮小,人数较多,三五人一绑,关在舱底。每天面对鞭子挥舞,海匪-惨-叫,精-神-肉-体-受到-双-重-折-磨。

  这还不算,分到手的麦饼,竟比旁人少了大半个!

  “钦差有言,倭人矮小,饭量可以减半。”

  倭人多能听懂官话,闻言,一边咬着饼,一边眼泪横流。

  谁说个子小,饭量一定小?

  这是区别对待!

  “有吃的就不错了。嫌不好别吃,都给老子送回来。”分麦饼的老五斜眼,冷哼一声:“钦差心善,依老子,该是三天一顿!”

  饿到你头昏眼花,看还如何叫嚷!

  老五不似说笑,上前几步,就要抢回麦饼。

  倭人满面惊恐,抓着麦饼不断退后,抱团缩在囚室内,狼吞虎咽,连渣渣都舔干净,坚决不给老五得手的机会。

  这边的动静,很快引起大食人和佛郎机人的注意。

  隐约猜到内情,生出危机感,三两口将饼吞下肚,噎得捶着胸口直抻脖子。

  “喝水。”

  分饼的番商看不过去,取来水囊,递入囚室。

  钦差大人说过,这些走私商还有用,万不能出差错。真噎死在囚室里,自己也脱不开干系。

  “谢……咳咳!”

  大食商人连忙道谢,几乎是抢过水囊,大口吞咽。

  不留神,呛得咳嗽,脸色红白交替,很是“好看”。

  “我名阿卜杜勒,先祖是白衣大食。”走私商人放下水囊,终于不再咳嗽,道,“你也是大食人?”

  事实上,阿卜杜勒更想问,眼前这位同乡,究竟用什么手段,才搭上明朝官员。如能分享一下经验,必会万分感谢。

  “我名阿奇兹。”收回水囊,番商道,“先祖是黑衣大食。”

  阿卜杜勒僵住,神情颇有些尴尬。

  阿奇兹不理他,提起空了的食盒,便要转身离开。

  “等等!”

  再尴尬,也不能就此放弃。

  大食商人抓着绳网,大声道:“我向-真-神-发誓,愿意用整船黄金和宝石,换我和兄弟的自由!”

  “仁慈的阿奇兹,请务必要告知尊敬的大人!”

  阿奇兹停下脚步,不为阿卜杜勒话中的恳求,只为他提到的黄金宝石。

  “你的船已被烧毁,宝石和黄金在哪里?”

  “我只会告诉尊贵的大人!”

  阿卜杜勒的兄弟也扑在绳网上,用半生不熟的官话大声叫嚷。

  他们明白,这些官军不好惹,必要时,手段比海盗更加凶狠。说出宝石黄金或许冒险。但不冒险,连半点机会都不会有。

  不想死,只能咬牙做出抉择。

  阿奇兹的存在,让他们看到希望。

  尊贵的大人愿意接纳黑衣大食为仆从,必定心怀仁慈。献出宝石黄金,理应能换回自由。

  两人的叫喊声,引来锦衣卫的注意。

  佛郎机人也听到不少,奈何官话水平不过关,半懂不懂,急得抓耳挠腮。

  顾卿走进舱室,大食人叫嚷得更加厉害。不知道顾卿的官职,只能从周围人的态度推断,他的身份必定相当尊贵。

  “尊贵的大人,我们愿意献上黄金宝石,只求得自由!”

  顾卿转向校尉,问道:“这几个番人是怎么回事?”

  “回同知,昨日尚未如此。”校尉也是皱眉,“方才突然开始叫嚷。”

  番商阿奇兹知道不好,立即上前,小心开口,将事情解释清楚。

  “大人,小的只是给了他们水,绝对没说其他!”

  阿奇兹低着头,额头冒汗,脸色发白,唯恐被迁怒。

  心提到嗓子眼,忽听顾卿道:“赵横,你带此人去见杨御史,道明事情缘由。见不见这几个大食人,由杨御史决定。”

  “遵命!”

  赵校尉抱拳,示意阿奇兹跟上,大步向外走去。

  舱室门合拢,谢十六和两个海匪头目已被吊起。

  番商中,有人见过谢十六,当即发出惊呼。

  顾卿不出言,抬起右臂。

  一名校尉上前,绕着谢十六三人走过两圈,立定之后,猛然挥起长鞭。

  啪!

  脆响破风。

  绞着铜丝的长鞭,狠狠甩在谢十六背上。

  单听鞭响,便让人后颈发寒。

  谢十六咬住牙,嘴角流血,硬是不出半声。余下两人却没有他的志气,几鞭下去,连声惨叫,不似人声。

  十鞭之后,顾卿仍不叫停。

  持鞭的校尉只能换人。

  这种打法太费力气,又是一个抽三个,当真撑不住。

  “继续。”

  冰冷的语调,不带半点起伏。

  谢十六费力抬起头,满脸尽是冷汗。视线被汗水遮挡,破损的嘴角被汗水浸润,火辣辣的疼。

  对上顾卿,谢十六扯扯嘴角,带着嘲讽和轻蔑。

  “当官的……都是一丘之貉。那个钦差,也是一样!锦衣卫……不过如此……”

  声音低哑,刻意的挑-衅。

  顾卿眯起双眼,语气更加冰冷。

  “三十鞭。”

  三字出口,不提舱室内的海匪商人,连持鞭的校尉都打了个哆嗦。

  “同知,三十鞭,怕会晕过去。”

  人晕了,还如何取口供。

  “泼醒便是。”

  顾卿微侧头,如玉的面容,漆黑的眸子,不含半点情绪,却比-暴-怒-更加骇人。

  “动手。”

  “是!”

  校尉不敢再迟疑,举起手臂,长鞭再次挥落。

  在同知大人跟前充硬汉,当真是打错主意。莫说没有铜皮铁骨,便是有,也能-抽-裂-砸-碎,碾成齑粉。

  如校尉所料,血-肉-之-躯,终究扛不住鞭子。

  “三十!”

  尾音落下,谢十六背上再无一块好肉。

  怕将他打死,校尉没用暗劲。饶是如此,依旧檩子压着檩子,肩胛处已然破损,鲜血沿着脊背流淌,慢慢-浸-湿-衣料。

  “禀同知,晕了。”

  “泼醒。”

  无需准备盐水,直接舀一捅海水,就能解决。

  半桶水泼下去,舱室的地面留下几滩暗痕。

  谢十六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无法聚拢。被波及的海匪头目连声惨叫,像是被掐住脖子的鸡。

  身为海贼,劫掠商船,侵害渔村,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从未想过,也会有今日!

  谢十六明明说,只要杀掉许光头,以许光头和几个心腹的首级为投名状,朝廷必会既往不咎。献上海船更是立功一件,十成会被朝廷招安,封官赏金。

  结果呢?

  官没有,金子更没有,鞭子倒是挨了一顿。

  招安个球!

  没达到预期目的,两人满腔悲愤。被锦衣卫抽了鞭子,更是又惧又恨。

  泼在身上的仿佛不是海水,而是滚油。

  满心的怒火,呼啦一下燃烧起来,瞬息燎原。

  “谢十六,你个xxx的!”

  “你王xx!老子做鬼也不放过你!”

  “谢十六,老子瞎了眼才信你,你就这么害老子!”

  “到了阎王跟前,老子也要扯碎了你!”

  以为必死,两人再无顾忌,大肆咆哮,破口大骂。继而发现,骂人的时候,注意力转移,疼痛似有所减轻。

  真也好,错觉也罢。

  两人骂得更是起劲。

  顾卿之外,舱室里的海匪商人,包括锦衣卫,都愣住了。

  这情况,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抓人的是官军,用刑的是锦衣卫,就算要骂,也该找准对象。狂喷谢十六,问候其祖宗十八代,算怎么回事?

  该不是抽傻了?

  校尉停手,奇怪的看一眼鞭子,转转手腕,才用七成力气,不至于吧?要不然,多抽几鞭,大概能再抽回来?

  两人兀自大骂,声音传到舱室外,清晰无比。

  听到校尉禀报,杨瓒从岛上赶来。没承想,刚下到船舱,就遇见这样一幕。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杨御史负手,考虑两秒,决定把人提走,回岛上盘问。

  “把人带来,本官就不进去了。”

  “是。”

  校尉领命,推开舱室。

  一瞬间,海匪的声音更加清晰。仔细分辨,可以发现,谢十六作为讲价资本的海船,也被顺嘴带了出来。

  “住口!”

  谢十六终于不再保持沉默。沙哑出声,换来的就是两鞭。

  海匪头目豁出去,老子都要死了,还怕什么?

  “那两百艘船,我知道在哪!只望大人给个痛快!”

  顾卿没做声,杨瓒心头一动,忽然改变主意,推门而入。走到顾卿身边,颔首之后,低声说了几句。

  闻言,顾同知抬起右臂,示意校尉停下。

  “本官有话问你。”

  杨瓒上前,同海匪平视。意思很明白,合作的话,便给你个痛快,可以去阎王殿投胎,重新做人;不合作,先让锦衣卫教做人,再送阎王殿。

  都是死,差别可会相当大。

  “大人问便是。”海匪咧嘴道,“小的必知无不言。”

  做了一辈子海盗,海上岸上,可谓坏事做绝。手中的人命,两个巴掌都数不过来。

  先时误信谢十六,以为能被朝廷招安,自投罗网。现如今,希望破灭,只求能少受点罪,早死早超生。

  “好。”

  杨瓒示意校尉将人放下,喂他服下一丸伤药,才开口道:“两百艘船,都是几桅?船身长多少,能载多少人?”

  海匪也不起身,盘膝坐在地上。

  “十八艘运粮船,两艘夷人的帆船,余下都是商船。可载人数,多者上千,少则一两百。另有二十余艘倭人的小舢板,均为往来补给之用。”

  海匪说话时,谢十六双眼圆瞪,气急想要开口,却被校尉堵住嘴,两拳击在腹部,再出不了声。

  见状,海匪头目咧嘴大笑。这种幸灾乐祸,常人实难以理解。

  “运粮船?”杨瓒蹙眉,“岂不是官船?”

  “的确是官船。”海匪嘴咧得更大,“官老爷胃口大,什么不能卖。都是皇帝老子的钱,卖了也……嗷!”

  过于得意,嘴上没有把门,直接被校尉一脚踹翻。

  被提着领子坐起身,方才回想起,自己是在哪里,面对的又是什么人。

  “从何人手中买下,你可知晓?”

  海匪摇摇头,说话终于开始小心。

  “最早的,是成化早年的运粮船。最近的,是弘治十三年,昌国卫的海船。小的只管s-a人抢钱,船经谁的手,都要问许大当家和谢十六。”

  兜兜转转,又回到原题。

  知道再问不出什么,杨瓒同顾卿商量,先将两个海匪头目关押,寻到海船后再行处置。

  “许光头已死,欲查出卖船之人,需谢十六开口。”

  “我知。”

  令人将两个海匪头目带下,分别看押。

  顾卿从校尉手中接过长鞭,不见用多大力气,一鞭之后,强撑至今的谢十六,竟禁不住发出惨叫。

  取出嘟嘴粗布,谢十六赤红双眼,似疯魔一般大叫。

  “贪官污吏夺我功名,背信弃义之人害我亲人性命!被逼走投无路,我才落草从匪!世间不公,不公啊!”

  “不公?”

  杨瓒覆上顾卿手腕,阻止第二鞭。

  “你有冤屈愤恨,非是残害无辜的理由!

  “主簿挟私怨报复,学政夺你功名,岳家背信弃义,冤有头债有主,你若是亲手屠仇,本官倒敬你是条汉子。”

  杨瓒上前半步,直视谢十六双眼,一字一句,似要剖开他的胸腔。

  “可你做了什么?”

  “落草为贼,沦为海匪,欺压良善!”

  “被你杀戮的村人,何辜?被你手下□□的女子,何辜?你既知失去亲人之痛,如何能对他人的惨痛视而不见?”

  “你杀倭贼,本官敬你。”

  “你害无辜,当为世人不耻!”

  谢十六双眼赤红,张开嘴却没有反驳,亦或是,无从反驳。

  “现今,害你主簿已然伏诛。江浙学政亦被查出勾连赌坊,收受,不日将押解京城,交由刑部发落。”

  杨瓒深吸一口气,道:“如你心中还有良善,便该睁开双眼,看看那些被你害死的百姓,看看沉入海中的累累尸骨,看看不堪受辱,疯癫自尽的女子!”

  “义贼,义匪?你也配!”

  自见过海匪-暴-行,杨瓒心中便积压一股郁气,久久不能释然。

  谢十六从匪,其情可由。然其戕害无辜,其罪难恕!

  “本官可以告诉你,无论你做了什么,递出什么样的投名状,本官都不会饶你!”

  低下头,谢十六沉默了。

  许久,方沉声道:“大人可知,倭贼可灭,海匪却除之不尽。”

  “本官知道。”

  “大人可知,在下寻上戴铣,递出两份名单,便有了受朝廷招安的心思?”

  杨瓒不语。

  谢十六猛然抬头,惨笑道:“大人可知,如在下不出海岛,不带走-强-n-ǔ,不刻意隐瞒消息,十艘兵船,便是翻上一倍,也将折戟沉沙,葬身海中?”

  杨瓒仍是不说话。

  谢十六惨笑更甚。

  “当年,我为里中村人仗义执言,得罪掌管徭役主簿。被助之人,非但没有心存感激,反视我如洪水猛兽。”

  “我落魄之时,无一人相助。功名被夺,族中竟联手夺我田产!我从海贼,第一个告发我的,竟是被我相助,减免徭役的村人!”

  说到这里,谢十六腮帮抖动,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作恶多端,理当千刀万剐。我犯的罪,我认!”

  “圣人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我只问大人,此等忘恩负义之徒,何称良善?该不该杀!”

  最后一言,字字锥心。

  “命陨你手者,可是你话中之人?”

  杨瓒看着谢十六,沉声道:“本官仍是那句话,冤有头债有主。你受到不公,心怀怨恨,本官可以理解。但被海盗杀戮,无辜枉死的百姓,冤情该向谁申诉?”

  必须承认,谢十六的前半生,完全可以用“杯具”来形容。见过命运多舛的,但四周都是白眼狼,悲惨成这样,的确少有。

  不过,这不是他肆意为恶的理由。

  他愤怒,便可以举刀杀戮,奸-**-掳-掠?

  被害的百姓,又有何辜!

  何况,经过这些年,害他的主簿学政依旧受赇枉法,揽权纳贿。反倒是浙海沿岸村落,附近岛屿的渔人,屡遭横祸。

  说到底,仇恨不过是借口。即便初衷如此,随戕害无辜,也早已变质。

  无心同谢十六废话,能问出硕鼠也好,问不出也罢。多费些力气,早晚有清算一日。

  将谢十六交给顾卿处置,杨瓒令番商阿奇兹带路,走到关押阿卜杜勒兄弟的囚室前。看着被鞭声惊吓的大食人,笑得温和。

  “听回报,尔等欲投诚?”

  不知为何,见到杨瓒的笑容,阿卜杜勒兄弟竟然齐齐打着哆嗦,牙齿咯咯作响,仿佛眼前站着的不是大明官员,而是手持镰刀的死神。

  “回话!”

  校尉不耐,大声喝斥。

  阿卜杜勒兄弟忙伏在地上,抖着声音,结结巴巴道:“小的、小的有整船黄金宝石,献、献给大人!”

  用黄金宝石换得自由,趁机寻得利益,已是想都不敢想。

  兄弟俩只望杨瓒能高抬贵手,饶他们一命。

  “黄金,宝石?”

  听闻此言,杨瓒生出和番商同样的疑问。

  船都已经烧掉,东西能藏在哪里?

  “小的还有三个兄弟,假充海外番邦使臣,持假冒官文到台州府市货。两艘海船,现停海门卫,大人遣人查探,便可知究竟。”

  杨瓒挑眉,假冒番邦使臣,亏也能想得出来。

  这些大食人难道不知,消息递送入京,当场就会露馅。

  阿卜杜勒壮起胆子,小心道:“只要打点妥当,多送些金银,即刻。”

  钱送到位,非但能市货,运气好,还能得朝廷赏赐。

  当然,风险也是极大。

  阿卜杜勒的父亲和叔叔,就是运气不好,遇上耿直不阿,摆袖却金的地方官,船扣下,人也被咔嚓。

  虽有前车之鉴,无奈利益动人,阿卜杜勒兄弟又走上父亲和叔叔的老路。

  只不过,冒充使臣的没露馅,和海盗交易的却被抓住。连惊带吓,三下五除二,一股脑全都说了出来。

  究其根本,为了保命,甭管亲爹兄弟,都可以出卖。如果杨瓒愿意留他们性命,还可以交出海图,寻到更多金银。

  “有一处海岛,是佛郎机人补给之处,经常有满载金矿石的帆船经过。小的还听说,佛郎机人发现了新的大陆,那里遍地黄金,河流里都是金子。”

  听完大食人的话,杨瓒陷入沉思。

  半刻之后,忽然转身离去,片语不留。

  大食人伏在地上,完全傻眼。

  这是说通还是没说通?


  (https://www.bxwxbar.com/book/37717/3556886.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