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三国造神者 > 六零五

六零五


  中秋快到了,风中已是带上了凉意,可天上的太阳却依旧火辣,烤得人连动都不想动一下。

  可不管太阳再毒辣,心思再懒得行动,街上的行人依旧不见减少,反倒是因为中秋的临近而显得越发地热闹了。

  跑腿的伙计,赶着出货的商人,张罗着过节的妇人,趁节日想多卖些货的小贩,因临近节日而兴奋过头的小孩,街市上乱乱哄哄吵吵闹闹的,是一副盛世太平的景象。

  可在皇宫的一角,却是静悄悄的,既没有节日的热闹,也没有平日里忙碌的喧嚣,只是安静,静得就像是无人的夜里一般。

  可在这皇宫的一角,人还是有的,而且还不少,不过都没有出声罢了,因为他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忘记了如何说话。

  中秋快到了,卢毓回来了,从千里海外的倭奴回来,带着从佐渡挖出的黄金,用了五艘大船运输,十二艘战舰护航,一路上征调数百车马,由青州上万兵马护卫着回京,堆满了整整一座偏殿,如山一般多的黄金。

  金银迷人眼,如今刘协,卢植,荀彧,王允,杨彪,孔融看着这堆成山的黄金,已是什么都忘了,他们满眼只剩下了黄澄澄的亮光。

  “咳,陛下。”

  过了许久,卢毓见几人还是被满殿的黄金震得呆住原地,于是上前两步,干咳了咳,轻轻叫了刘协一声。

  “嗯,啊,哦,卢卿。”

  听到卢毓的呼唤,刘协终于是回过了神来,然后他第一时间是瞄了身后的卢植几人一眼。还好,还好,原来刚刚失态的不止朕一人。

  在刘协身后的几人,年纪大的如卢植和孔融、王允,是忙着顺气;年纪轻些的如荀彧和杨彪,则又是干咳又是装模作样地左顾右盼,忙着掩饰刚刚失态的尴尬。

  没办法,长这么大,虽说几人都是家中殷实,可着实没见过这么多的黄金;刘协虽说生于帝皇家,可也只见过满屋子的铜钱,铜虽然值钱,可是灵帝时汉朝五铢钱的体制早已崩坏,满屋子的五铢钱反倒还不如铸造它们用的铜值钱。

  可铜再值钱,也比不过黄金啊!

  满屋子的黄金……

  面对满屋子如山的黄金,刘协看着看着,不知不觉脑子里就几乎又被黄金占据,变得呆呆滞滞的了。

  不好,不好,差点就又陷进去了。

  连忙摇了摇头,刘协及时把思绪从黄金的**当中抽回,然后没事找事地说道:“此次倭奴之行,收获竟如此丰厚,实在超出朕之预料啊。”

  卢植几人听了刘协的感慨,都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对了,敢问卢少卿,此次从倭奴所得黄金数目为何?”

  一听荀彧动问,刘协几人是忙转过头来,凝神静听,心中都在期待着卢毓说出一个震撼的数字。

  “回陛下,荀尚书令,此番下官回京,共带回三十万真金。”

  当卢毓把数字报出来,现场当即响起一片倒吸凉气之声。三十万金,这可是真金,也就是纯金,不是混杂了各种金属杂质的假黄金,那价值……

  汉代一亩膏腴良田约是一万钱,汉代兑换一万钱换一金,这里的一金说的是真金;至于三十万亩土地,按照古今土地面积换算,整个西安市的土地连河带沟,都凑不出三十万亩出来。

  这么说来卢毓不过出去了一趟海外,三年时间就带回了足够买下三十万亩上好良田的财富?区区一个倭奴竟有财富如斯?

  “小小倭奴,想不到真是……”

  一想到父亲在位时,朝廷财政拮据,整个国库里的黄金存量不过数万,而且还都是掺了铜的假金;到自己继位十年有余,得一班良佐贤臣尽心为国,多年积攒也难见国库有丰盈之时。可是如今,刘协不过是下了一道旨意,派了一个官员跟随,便得回了足够他花十年的财富,这实在是让他感慨良多。

  “启禀陛下,如今得此财富,黄将军所请新造刀甲便该有所决议了。”

  “嗯,王卿所言有理,兵者乃国之大事,轻忽不得,等回去以后王卿便把此事办妥了吧。”

  “臣,遵旨。”王允躬身应是。

  “对了,卢卿,之前并州刺史杨琦上奏,南匈奴乱兵祸及并州地方甚广,误了百姓春耕,致今岁粮食歉收,求朝廷拨下赈灾粮饷,那可足够帮衬并州百姓用度?”

  “回陛下,南匈奴此前为祸甚广,出朔方外,并州上下无有安然之所,朝廷虽是拨下巨款赈灾,然尚有不足。”

  “那此事便有劳荀卿,再与那杨琦确认补助百姓相差多少,列个清楚条目出来,连同其余一些留中处置的奏章一起,都处理了吧。”如今刘协是腰包肥了,连说起话来也是显得神气十足。

  “臣遵旨。”

  一行人一边商讨着政事,一边抬脚就要离开宫殿,可是还不等他们出门,卢毓就又把他们叫住了。

  “陛下,陛下请留步,臣还有事禀报。”

  “哦,卢卿还有事?”

  刘协倒是没什么,一听卢毓叫唤便停下了步子。可是卢植却是不满地瞪了自己儿子一眼,有事刚刚为什么不一次说清楚?要是事情重要岂不是误了大事?

  被自己父亲这么一瞪,卢毓是脑袋缩了缩,然后才躬身禀报道:“禀告陛下,是叶少傅有话托臣转奏。”

  “哦?叶少傅有何要事?”

  莫不是看到倭奴处黄金丰硕,嫌之前的二八分成太少,想再向我多要一点黄金?嗯,要是要的不多倒也可以,就当做是对他为朝廷收入巨额财富的功劳的赏赐便罢了。又或是领军远征海外,粮草难以为继,所以想要多要一些?嗯,毕竟此次出兵倭奴,名义上是应倭奴国之请,助其统一倭岛,挖了人家金矿就走确实有损朝廷脸面,是该出力帮倭奴摆平了入侵的狗奴国了。若是如此,秋收将至,各地都是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便从冀州再调拨一批粮草就是了。

  刘协心里想着,叶成所奏不是要钱就是要粮,也都想好了处置方法,可不料卢毓接着说的话直接就让他愣在了那里。

  “启禀陛下,叶少傅让臣转奏,言是已将此三年内从倭奴处挖掘之黄金,按陛下之命呈上,请问陛下是否满意,若是满意,那将来便继续循此例,每三年上贡一次,请陛下批示。”

  “嗯?什么每三年上贡一次?”

  卢毓话刚说完,刘协还没转过弯来,是一脸茫然地看着卢毓,那边荀彧却已是反应了过来,对着卢毓就是急急问道:“等等,卢少卿,每三年上贡一次,难道倭奴那处金矿尚有留存?”

  “是,回荀尚书令,那处金矿下臣曾亲自去探视过,其所在岛屿有一郡之大小,其矿脉几乎纵横其间地下无有空余,即使百年亦未必有枯竭之时。另,叶少傅还于倭奴本岛再发现了两处金矿和一处银矿,同样产量丰富。叶少傅请臣奏请陛下,此几处金银矿脉,及此后所见别处金银,俱按此番为旧例处置?”

  “此后所见别处金银?”这次惊呼出声的换成了杨彪。

  “回执金吾,据狗奴国俘虏交代,倭奴本岛,每百里必有一处金银埋藏。”

  卢毓回答得是平心静气,可刘协还有卢植、荀彧几人听了,却是惊得身子都要抽抽了。

  ;


  (https://www.bxwxbar.com/book/46889/263561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