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那小子的痛 > 第23节:那小子的痛

第23节:那小子的痛


  第23节:那小子的痛——

  不料,我发现还多出了三千块。//Www。qb⑤.cOm/

  我奇怪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他看了我一眼:"这有点对不住你了,我给斯晓虹打了个电话,她马上拿了钱跑来交到我手里。"

  她把一个月的生活费全给了我。

  胡文林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刚刚,这不光是钱的问题。"

  我扭过头望着窗外那些飞逝而过的田野和村庄,眼泪渐渐模糊了眼睛。

  一会儿,胡文林的手机响了。

  他听了一会儿,应了一声:"给了。我和他都在车上。"然后看了看我,把手机递给我。

  我接过手机轻声"喂"了一声,那个熟悉的美丽声音便开始从灵魂深处传来:"刚刚,不要过于悲伤。"

  我鼻子有些阻塞重重地嗯了一声。

  虹虹继续说:"有为难的事再给我说一声。莫自己一个人扛。我晓得你要面子。"

  我说:"好。"

  一会儿她好像也哭了,声音有些颤抖:"刚刚,我爱你。"

  我一字一顿地说:"我也爱你,永远。"

  说罢,我啪地关上了手机,伏案而泣。

  我和胡文林一下火车就直奔县医院。

  在雪白的病房里,穿着白衣的护士医生和那些平时难得一聚的亲戚们都挤满了病房。

  我一进去,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我。

  我走近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父亲。可怜我那原本高大魁梧的父亲已经瘦得失去了人形,一双混浊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看,嘴角在不住地抽动。

  想起老父亲背着沉沉的担子走山路卖菜,想起老人家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辈子,想起他听说我考上大学的高兴样子,我喉头发涩,扑通一声跪下:"爸,儿子回来晚了。"我悲恸的一声哭喊,撕心裂肺,声震病房。身后的人们哭声顿起。

  父亲就是在我回来后当天晚上断了气。遗体当晚从医院拖回来,停在我家那间土墙屋大院儿里。

  按照我们农村的规矩,大伯父请了村里的号鼓队为父亲吹奏丧曲,我们那儿叫"打家业",一些姑姨老表们在院子里大放悲声,母亲几次哭晕过去。我和妹妹戴着孝,为父亲守了一夜灵。胡文林就一直陪着我,还不时地拿着烟,帮我招呼前来吊唁的客人。

  我让胡文林睡一会儿去,他摇头:"没事儿,我过去打麻将老熬夜,经得起熬。"

  我让妹妹给胡文林下了碗鸡蛋面条。

  他就边吃面条,边和我说话。

  他问我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

  我摇头,家里劳力不多,就父母、我和妹妹。父亲过去是主要劳力,母亲其实比父亲身体还弱,妹妹正在上高中。就我这个壮劳力,却上大学去了。

  如果不是父亲去逝,家里除了种几亩水田外,养了头猪,去年承包了村里的柑桔树。穷虽穷点,勉强可以供我和妹妹上学。除学费外,我的生活费基本上是靠家境好一些的大伯父救济一点,加上我有时能得点奖学金〖尔写稿赚点稿费。后来虹虹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胡文林点点头,叹了口气:"都说现在富了,可是没有脱贫的还这么多。"

  我说道:"我的情况还算好的,比我家更苦的都有。"

  胡文林说道:"这样吧,我回去后跟辅导员说说,申请助学金。"我坚决地摇头道:"不,我还没到那一步。还挺得住。"

  他看了看我没做声。

  第二天,很多乡里的、村里的干部和有过来往的亲朋好友都陆续来了,花圈摆了一院子。

  说实话,我们村里的、包括乡里的上一类重点大学的都不多,所以除了我父亲生前的人缘因素外,更主要看在我的面子上。

  在农村,是很看重一家里有没有能出人头地的人物。

  乡里负责文教卫的副乡长居然也来了。他和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一起来的。一辆黑色普通桑塔那就停在供销社门口,然后两人步行而来。

  这在四邻们眼里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母亲忙让妹妹上烟泡茶,在村里当会计的大伯父忙上前招呼。

  胡文林也很会看事,上前和他们很老练地打着招呼。

  这胡文林穿着有点时髦,为人处事也老道,有股子派头。那副乡长听说是我的同学,对他很是客气。

  那年轻人却专门把我拉到一边,交给我一个纸包:"这是县里朱副县长交代的,我正好到乡里来搞调查,他让我顺便送给你的。"我一愣,随即明白了。肯定是朱莲心让送来的。

  果然,里面夹着纸条,是朱副县长的亲笔:"小陈同学,听小女莲心说,在武汉时你对她帮助很大,你们还是县中的同学,按莲心所嘱略表心意,望节哀顺变,不误学业,将来好报效桑梓。朱文清。"我握住那位年轻人的手:"谢谢朱县长,谢谢你。"

  年轻人谦逊地一笑:"我是县政府办公室的王秘书,毕业于你们那个学校,也算是校友吧。有空我们可以聊聊。"

  说完他和副乡长同我母亲告别,然后坐上乡里那辆普通桑塔那离开了。

  父亲下葬那天,风很大,我头上扎了根白布,抱着父亲遗像和妹妹走在前头。

  当我躬下身铲起第一锹土时,心里默默地对父亲说:爹,您安心走吧,儿子会把一切都挑起来的!

  然后,我和妹妹,还有我那铁哥们儿胡文林一起给爹磕了三个响头。

  坐在回程的火车上,我和胡文林都有些疲倦。

  尽管迷迷糊糊,我的脑子里却不停地在想生计问题。

  我知道,现在在大学里像过去那样生存已经不可能了,每个月家里连起码的五百元钱都不能保证了。

  最新全本:、、、、、、、、、、


  (https://www.bxwxbar.com/book/4728/423065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