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家材万贯 > 第30章 狮子大开口了

第30章 狮子大开口了


  金寿纯回到家,一脸愁容,对面坐着的金禄纯皱着眉头琢磨着:“这是怎么回事?”

  金寿纯一筹莫展的摇摇头。

  听了消息的二奶奶一下子坐在炕上:“银子都收了,怎么还不放人?”金钰一旁安慰说:“娘别急,我瞧这事还有着落。”

  “怎么说?”二奶奶转头看着金钰。

  “您没听人说,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这明摆着是想要银子啊。”金钰说。

  “银子?不都给了五百两,怎么还要?”宝红在一边愤愤的说。

  金钰低头想了想,转身去找金寿纯。

  岳城西北面的一条巷子尽头有一户大宅院,老褐色的大门紧闭着。临近傍晚,旁边的角门吱呀呀被推开,知县府的管家迈步出来,洪家公子洪萧跟在他身后也出了门。洪萧穿着黛蓝的深衣,朝管家抱拳深深施礼:“请留步吧。”

  “那小的就不远送了。”管家客气的说。

  洪萧一笑:“这是洪萧孝敬您的,还请您千万不要客气。”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块银锭递到管家手中。

  管家四下看看并没有人,伸手接了,笑说:“洪公子太客气了。”

  “知府老爷平日公务繁杂,金家的案子还请您多提醒着些。”洪萧低着头小声说。

  “公子放心!”管家仰头,将银子把怀里又塞了塞。见洪萧转身上了马车,管家才急匆匆进了院子。知府穿了一身家常衣裳正往后宅去,管家疾步赶上说:“老爷,洪公子已经送走了。”

  知府只“嗯“了一声,背手穿过垂花门,一面走一面说:“上次的事让洪家大伤元气,这回又使了一千两,他们家还真舍得。”

  管家低了身子说:“既然洪家舍得花银子,咱就卖他个人情,老爷您把这官司拖上个把月,金家想放人出来,就少不得孝敬老爷,三班衙役呢,也多都少弄点玲花银子。”

  知府捋着胡子笑了:“洪兴辉是个老狐狸!”

  “他是狐狸,可再狡猾也逃不出您这老猎人的手心,不管是谁家出银子,可这些银子都得孝敬到您这里。”管家赔笑道。

  知府大笑着走进西厢妾室的房间。

  立冬时节一到,岳城就越发冷起来,金家院子里那颗老榆树上,尤有几片花黄的叶子摇摇摆摆,风一吹便又掉下几片,落在堂屋屋顶的青瓦上。堂屋旁边的花厅窗子半敞着,小枣端着榆大盘走了进去,屋子里炭火烧得正旺,发出细小的噼啪声。金钰歪靠在大迎枕上看账。二奶奶已经大好,见小枣进来便问:“红枣银耳汤熬好了?”

  小枣应了一声:“好了。”说着将大盘放在炕几上,掀开大盖碗,热腾腾的枣香弥散出来。金钰抻头闻了闻,说了声:“好香。”忙撂下账本盛了一碗递给二奶奶。

  二奶奶轻推了一下:“我不喝这个,你爱喝就自己喝吧。”既然娘不爱喝,自己就不客气了,金钰喝了一口,味道不错,这些天也是累坏了,喝点营养的补充点营养……虽然好吃的一点都没断,金玉还是觉得自己缺嘴。

  二奶奶却是一脸愁容,眼看着就进腊月了,金铮还没放出来,这年还让不让人过。

  抬眼见金钰舀起一勺红枣银耳汤递到自己嘴边,二奶奶喝了一口。如今金寿纯到处找关系疏通,整日不在家,金镇帮金禄纯打理铺子上的事,两人有拿不定主意的还要找金石开商议,阖家上下忙的不可开交,二奶奶也不好意思去找他们问东问西。自己也没有心思管家里的事,不过次周家奶奶来时,说的话她是记在心里的,再不能让金钰见些杂人。

  可金铮的事没有着落,自己的心里就想被什么东西勾着似的,悬在半空里。好在金钰总是一副胸有定见的样子,凡事只要与她商议,这孩子总能拿出个主意来,也省去自己很多心思。所以这些日子只有看见金钰的时候,二奶奶才觉得踏实点。

  金钰喝着汤,见娘这幅模样,就知道她又在为二哥的事发愁,便说:“娘昨儿去看二哥,他在里面可好?”

  说到这个,二奶奶真的很无语。金铮这小子,以往不论是跟着陈举人念书,还是跟着金石开学木匠手艺,都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见了金寿纯就有几分不自在。

  如今在牢狱里,家里没少打点牢头儿、狱卒,金铮在里面也没吃多少苦头,倒和几个狱卒称兄道弟起来。这年头的狱卒并不是正儿八经官府衙门的人,多是些街面上闲人无赖。这些人多少与绿林中人有些交往,讲究江湖义气,金铮就和他们投了脾气。每天听这些人谈论江湖上的是非恩怨,哪个山里又出了新匪头,哪里又闯出个大侠。金铮听的津津有味,每次二奶奶去他,都觉得他比在家的时候还精神!

  金钰听了抽着半边脸,努力的挤出一点点笑。一家子都是良民的金家,出了这么个人物,金钰望天长叹:这货真是二奶奶亲生的吗?要不要去做个亲子鉴定?

  折腾了好些天,金寿纯上下打点,周家亲戚也从中周旋,银子花得没了数,可始终没有一点消息。金寿纯似乎觉得没什么希望的时候,县丞主动找了金寿纯,开门见山:“你们家托了什么关系?”

  金寿纯一愣:“大人的意思是?”

  “昨儿可是有人向知县大人捎了话儿。”说着抬眼盯着金寿纯。

  金寿纯想了想,估计是周家那个亲戚起作用了,便小心恭敬的笑了说:“犬子之事还请大人帮忙。”

  终于县丞给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知府终于吐了话儿,金铮出狱有望。

  坏消息是知府大人狮子大张口,一次就要三千两雪花白银。

  二奶奶差点没晕过去。不是因为二奶奶是守财奴,而是金家若是拿出三千两银子,不倾家荡产,也得兜里空空了。

  金寿纯拿着旱烟吧嗒吧嗒的抽着,他已经好几年不抽烟了,一抽起来呛得咳嗽,不过似乎只有烟草这股子辛辣的味道穿过气管鼻腔的时候,他才能觉得舒服些。

  一旁坐着的金禄纯也是愁眉苦脸,双手扶着膝盖叹气:“柜上的银子凑了凑,也够三千两。”说着抬头看了看金寿纯,烟雾都快把他裹起来了。

  一阵剧烈的咳嗽过后,金寿纯喘了口气说:“这银子是来年办木料和给工匠的工钱。”

  银子和儿子,要哪个?这都不用选!

  可问题银子不是金寿纯一个人的。金家到现在为止还没分家,也就是说,每房都有自己的私用银子,而柜上的银子属于公共财产。

  而且金寿纯说的没错,柜上的银子都有用。说白了金家有钱,但是金寿纯没有那么多钱。要是把银子都拿出来,作坊上和铺子上就运转不灵,这是大问题。作坊是金家赖以生存的饭碗,真要是运转不下去了,一家老小喝西北风会消化不良滴。

  再找人,托关系,与知县商量。知县清了清嗓子:“我也难,兵部今年派下来一万两的军饷,我一个清水衙门。”话说到这份上,傻子都明白了。意思是:人家缺一万,只要你三千,已经很优惠了哦~亲

  不能为了银子不要儿子,商量了半天,金寿纯拿着银票给知府送去了。

  二奶奶心里不安,在金钰房里转圈:“你说,这事儿能成吗?”

  金钰被她转的有点迷糊:“娘放心,这回一准放出来。”知府要的是银子,留着金铮实在没啥用。

  听了这话,二奶奶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又想起金铮那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恨的牙根直痒痒,坐在炕上开始骂儿子,骂的内容都是些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词语,比如:挨千刀、小犊子、小畜生等等。

  金钰已经很习惯二哥别骂,按着二哥平时挨罚被骂的反应看,金钰觉得金铮这个人骂骂更健康

  正骂着,宝绢挑帘子进来,用手搓着脸说:“这天儿可说冷就冷下来了,瞧着阴的,怕是要下雪。”

  金钰起身,推门往外看,果真远处天阴沉沉的,转身对二奶奶说:“真是要下雪,该给爷爷屋里添个炭火盆子了。”

  二奶奶一面叫宝绢去仓房里取个火盆,一面又担心:“下了雪,牢房里可就住不了人,你二哥要受罪了。”话没说完,眼泪又要出来。

  金钰转身进屋:“娘您只管放心,我爹今儿一早就去送银子,出不了明天二哥就该回来了。”人家知县目的明确,就是想要银子,只要银子一到,没有不放人的道理。

  “还有你三哥,上次托人捎了信来,说是这一两日就回来,到现在也没个信儿。”二奶奶皱眉叹气。

  金钰也惦记着金铉。别看金铮在牢里,金铉去应试,金钰倒觉得金铮比金铉更让人放心。想到这金钰望着房梁叹气,这个金铮确实有点奇葩。

  这些天二奶奶病好了,金钰也就不再管家,只在一边帮衬着。又有周家奶奶的一席话,二奶奶更不肯让金钰见外人,这年头女孩子的名节比命还重呢。虽然金钰见几个外男还上升不到有损名节的层次,可婆家人都开始挑理了,自己家再不管束着点,要是惹恼了周家,往后金钰可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这是为了金钰好!二奶奶坚定信念,决不让金钰再出二门。

  虽然二奶奶又重操旧业管理家务,但重新上岗的她心情是极不好的。心情问题直接反应在一家人的饮食上。这些天只对金石开另开了小灶,做些熟烂的,其他人都一律从简。别抱怨伙食不好,二奶奶没心情搭理饮食,能吩咐厨娘做饭已经很不错了。

  没见她每顿只吃半碗粥,吃着吃着还常走神,走着走着还得掉几滴眼泪。然后金钰就得劝:“娘得保重身子,旁的不说,金铃还指着您照看呢。”

  再一看金铃,在宝红怀里坐着,看见自己娘掉眼泪,也撇嘴哭起来。

  金钰真想学鸵鸟君,把头-插-进土里不出来。

  今天的晚饭依旧是小米粥,几碟小菜,金钰没滋没味的吃着,心里琢磨着有时间得和二奶奶商量一下,既是堂屋不让去,就把后厨分给自己管算了。

  吃饭是个大问题,这样的饭菜明显营养不够,自己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要是营养跟不上去,长成个瘦小枯干的样子可不好。

  打定主意,金钰仰起脸说:“娘这些日子为了二哥的事费心费神,又要照顾家里,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把后厨的事都交给我管,也算给娘分担些。”

  二奶奶寻思半晌,把后厨交给金钰也好,一来可以锻炼她管家,二来也可以让她学学下厨。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可不能到处乱跑,多大的姑娘了,再不能胡乱见人。”

  “这好办,我每日将要买的东西交给张祥家的,让她传出去买了回来就是了,”金钰一扬脸把剩下的粥喝了个精光。

  太阳西沉,天气骤然冷了下来,月亮被厚重的云层遮挡着,窗棂子被风吹得乱响,连着窗纸也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有风顺着没糊好的窗缝子吹进来,靠窗的案几上摆着三头的双耳烛台,那火苗子随着窜进来的风噗呼噗呼的晃着。金钰坐在大炕上,手拄着下巴,看着楸木卷珠足炕桌上摆着的笔墨发呆。

  她真不愿意写字,无论是穿越之前,还是穿越之后,她都不爱写。可眼看着陈举人就好回来讲课了,这个不太美好的假期就要过去了,自己再不练字会被先生打手板的。

  寸八宽的竹板子打在手心上……噼啪有声……

  金钰想起一句著名的话:竹板那么一打呀……低头看了看自己一双白胖的小手,默默的拿起笔开始写字。

  小枣穿了对襟短棉袄从门外进来,掸着头上的雪说:“这雪憋了一天,可算下来。”

  金钰抬头问:“外面冷的紧?”

  “可是呢,刚才宝绢姐给了我一双八成新厚底棉靴子,姑娘瞧,可暖和了。”小枣伸出一只脚来让金玉看。金钰上眼一瞧,是双麻灰色粗布捏褶的小棉靴子,笑着说:“宝绢手巧,不起眼儿的东西经她一收拾,就好看了。”

  小枣一面笑着,一面到北面大柜子里取了件绿缎绣梅的大厚棉袍说:“二姐儿也该添衣裳了。”

  金钰撂下笔,伸手接过棉袍,一边穿一边问:“我娘也添了衣裳不曾?”

  “宝红姐早替奶奶找了皮袍子出来。”小枣说着,替金钰系好了扣子,又说,“这大雪天儿,二老爷还没回呢。”

  外面风更紧了,金钰回到炕上写字,心里却惦记着爹和二哥。平日里她劝别人,这会子不用劝别人了,她自己反倒担心起来。这样的天儿,路定不好走,爹骑着马怎么能让人不惦念。还有二哥,一个人在牢里不知怎样。又想金铉,以他的性子,又是初次离家,必是想家,若是连夜赶路,正赶上这场大雪,马车误在路上又要受罪。

  金钰想着,笔下走了神,豆大的墨点子滴在纸上,溅出一朵朵黑灿灿的花儿来。索性伸手撤了宣纸,刚要换上新的再写,却听大门上有人喊得走了音儿:“太爷,大老爷,二奶奶,二姑娘……”

  金钰听了身上一颤,想这大雪天里别是出了什么事。也顾不得换鞋,披着衣裳出了门。雪下的正急,风卷着雪片子,抽在金钰脸上,打得她生疼。张祥从大门上一路跑来,垂花门下已积了厚厚的一层雪,他险些被滑到,一手扶着朱红的门柱,一手提着灯笼往后院子看。

  金石开和金禄纯都披着衣裳推门出来,二奶奶只穿了件如意团花棉衬衣就冲出门,惊慌的瞪着张祥。

  金石开心里也害怕了,强定了定神,问:“怎么回事?”

  张祥喘着粗气,半晌才说:“二少爷,二少爷……”


  (https://www.bxwxbar.com/book/59106/5734024.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