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冒牌女修真者 > 第八十章 医国者对症下药(下)

第八十章 医国者对症下药(下)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其他民族人虽少却能拧成一股来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而进行博弈,其他民族的上层在这个时候至少会将本民族的下层视为一个和自己有着民族共同利益的群体。而汉人呢?汉人的上流基本上只是把本民族的民众作为阶级统治的对象,而鲜有民族共同利益的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就怨不得别人待遇水涨船高,自己只能当受气包了。

  汉人是民族竞争的卢瑟的另一个表象,是汉族居高不下的女性外嫁率,跨国、跨民族婚姻严重失衡的性别比。

  张玉洁自前世起便一直有民族主义的倾向,但是对大男子主义嗤之以鼻,这一世更是自己都变作了女身。然而,必须正视的事实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惯性和现实依然存在的条件差异,男性整体上依然是主导的强势性别,人类社会之中族群竞争的主体仍然是男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同族群的男性相互厮杀攻战,胜利者夺取失败者的女性;在社会关系中,“男不高攀,女不低就”、“抬头嫁女,低头娶媳”的情况依然是普遍现象,两性关系中大部分情况下依然是更多倾向于女性依附男性的结合。

  所以,地球上任何一个族群的男性都会本能地反感本族女性与外族男性的结合,而女性则不然。或许是因为同族女性跟着外族男性走了,会唤起历史刻录在他们潜意识里的记忆:“胜利者从失败者的族群夺取女性”;更是因为一个族群出现这种大量的外嫁情况,自然就反映了这么一个很糟糕的情况:这个族群的男性不够优秀,导致了女性更倾向于选择依附更优秀的外族男性。这是一种对同族男性的羞辱。

  而对于汉人而言,之所以大量出现汉族女性与外族男性的结合,还有文化宣传层面上的原因,拜汉人自己的文化宣传所赐,给自己民族的很多姑娘们种下了以下印象:白人列强打遍世界威风霸气又富裕文明真棒;落后民族的人生性纯朴为人厚道热情好客没有尔虞我诈利益纠葛也真不错……在这样的宣传中长大之后,在她们心目中但凡是外族人便能获得第一印象加分,乃至于对同族和异族的异性采用双重标准。

  说得再难听点,同样是来自贫穷落后的地区,如果是一个汉族男性,他多半能够在自己的同族女性那里荣获“乡巴佬”、“土鳖”、“穷**丝”之类的头衔,而若是外族男性,则会笼罩上诸如“远离都市淳朴的XX民族同胞”“异域风情”之类的光环;同样不讲卫生,汉族男性那是邋遢,其他民族则往往可以被认为是“异域风情”、“原生态”……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老是挨欺负基本上没欺负人的民族,当然更容易仰视别人而非俯视别人;一个缺乏民族自觉性的民族,自然会感觉不到文化宣传中对自己的潜移默化的抹黑;一个她的儿女都不抱团缺乏政治博弈能力的汉民族,别人当然敢于用狼图腾之类的东西射她一脸。

  而病根子,则在看似繁花似锦的古代“盛世”便已经种下了。

  张玉洁认为,其根源在于过早、过度的中央集权和强力宗教的缺乏。

  先秦时代,华夏文明从黄河流域中游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击败各方外敌,占据了东亚大陆上的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流域,在统一之后成为了远东世界的巨无霸,奠定了之后两千年的****上国,也让自己的子孙踩进了大坑。

  拥有巨大体量的华夏国度,在进行中央集权之后大多数时期都处于“无敌国外患”的阶段,先秦时代时常能够对诸侯国造成很大压力甚至威胁的外族,此刻在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面前通常只是疥癣之疾,君王们更担心来自内部的反乱将自己从高高的宝座上掀翻下去。因此春秋时代的诸侯国君们在考量的时候更多地是想拥有强有力的臣民来对抗外来的敌人,而中央集权的皇帝则更希望驯化自己的臣民避免他们太强大以至于威胁到自己的宝座。

  而对于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来说,在中央集权的大国治下,外族的侵袭对他们来说只是遥远的传说,没有了团结自保以御外敌的动机,长此以往自然民族凝聚力涣散。

  于是可以看到,在先秦时代更注重民族之别的儒家,到了后期则基本上少有谈民族,更多讲“天下”,而周边的外族则追求本族利益,根本就没那个兴趣去追求什么“以天下为己任”。于是,早在民族主义还没诞生的古代,汉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便已经落后于人了。

  以远东的地理格局而言,古代中国最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在长江黄河流域等交通便利中央政权容易投送力量进行控制的区域进行中央集权,而在朝廷鞭长莫及的边疆和海外占领以后进行分封制,以本族人为上层统治、同化当地。这样一来各国像先秦时代的诸侯一样迅速扩张、同化周边外族;二来各国间的竞争也可以有效鞭策统治者努力强国强民;三来也可以分散风险,多个政权同时腐朽没落的概率很低,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像明朝末年那样一个朝廷腐朽堕落了拖着整个民族整个文明一起给它殉葬的灾难性状况。

  至于宗教则更不消说。汉人的三教基本上都缺乏攻击性和凝聚力、组织力,儒经过变种之后基本已经不堪大用,尊王攘夷内圣外王不怎么提了,反倒是想要靠道德文章去让侵略成性的外敌心悦诚服的脑残人士一大堆。至于道教根本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到了现代更是没落得只剩下抱民族感情的大腿对抗外来宗教的同时跟怨妇一样埋怨“外族朝代不支持汉人自己的宗教才导致道教式微”,天可怜见他们近古以来并没有被官方打击却被挨了三武一宗灭佛的佛教吊打居然还好意思说出这种话来。佛教在西边被其他宗教打得落花流水,也就是碰上道教之类战斗力不足五的东亚本土宗教才得以混得风生水起,其教义更不利于加强竞争力。

  张玉洁想来想去,与其和儒棍、牛鼻子和老和尚们搅浑水,不如自己另起门户,建立一个汉人自己的一神教来,为自己的民族赋予勇锐进取的精神内核,将自己的民族团结起来,重新唤醒汉民族的野性和斗性,用虎狼一般的汉民族去取代旧的汉民族,顺便将古代东方文明在理论科学领域的短板也补上来。

  前世里也见识过不少现代人折腾出来的创制宗教,也看过不少乱七八糟的宗教典籍,看过的不少网络小说里头也有过不少穿越者在古代建立自己的宗教的内容。今世更是先后在仙楚和星汉帝国的世界接受到香火信仰之力,张玉洁也算是知道了神棍的当法。况且她一身修为神通惊天动地,当起神棍来更是如虎添翼。

  鉴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张玉洁盘算着要建立一个有两个分支的宗教,教义借鉴某位穿越到南宋的远洋船员的前辈的创意。该教派尊奉“太一神”或名“太一大天尊”,宣称太一神为唯一神、至高神。太一神创造世间万物,也创造了不少半神,这些半神虽然也有强大的力量却并不是真正的神,但它们却伪称自己为神。太一神亲自创造了汉人的祖先并令其在世间繁衍生息,其他的族类则是半神们依样画葫芦所创造。这是为了强化汉人的自信与自尊,增强凝聚力。

  太一神的教义崇奉“科学”,鼓励人们研究世间万物与自然现象,通过格物致知获得学问,了解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并为自己所用,从而让人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完善,最终达到近似于神一样的境界。“科学”以“算学”、“几何”为工具,最重“物理学”,其次为“化学”,此外还包含诸多学科。这是为了弥补东方文明在理论研究的短板而设。

  PS.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


  (https://www.bxwxbar.com/book/83683/493106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