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 第二部卷二:41章:激情向往

第二部卷二:41章:激情向往


  ?  第四十一章

  塞北的九月,中午盛热,早晚天气凉爽宜人,县城的人们在傍晚茶余饭后开始消遣散步,县委大会议室内却是灯光通明,从下午开始召开的县委会议正在进行,就干部选派调任工作进行全委会表决通过的实施方案进行表决讨论,这也是深化干部工作的一项措施,今后凡是对由常委会成员全体表决通过的干部,对拟调任选任的干部进行县委委员全体投票表决,进一步扩大了对干部选任和评议的表决范围,会上提交了对县选派部分优秀年轻干部到省直部门进行为期二年的挂职锻炼干部名单并进行了表决通过。

  整个会议持续召开了近五个小时,与会人员中途休会吃过晚饭,接着又召开了县委中心理论组学习活动,最后召开民主生活会。会上,姜钰书记对自己今年调任县委工作以来的思想、组织、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检讨,诚恳的分析了由于自己主观意识太重,抓全局的主动性不强,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急功近利思想重,而表现出对同志们批评过分严厉,关心干部不够具体,有时候越过政府直接调度安排工作,干预过多,民主集中制抓的不严谨,党建工作浮浅不深入等等问题,听着姜钰书记自我剖析的这般深刻认真,县四大班子成员也进行了发自内心的自我剖析,看到大家能够如此真诚的自我红脸出汗拉袖子,与会人员内心有一种充实、踏实而清爽的感觉,一致表示,今后一定要用工作标准检验自己的水准,讲团结,顾大局,谋发展。

  姜钰同志在会上传达了省政府副省长付省长来县调研工作的讲话精神,并就市委高波书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进行了学习,按照省市领导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判,制定了当前经济工作主线是深化园区建设,县委决定分两路人马东联西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观摩学习考察活动,由姜钰书记带队入西北部省、市、县区等地考察学习,学习各地搞得好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和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做法。王寿永县长带队去东部先进地区,学习小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和商贸物流开发先进经验。会议一直开到夜间十一点半多才散场,大家对县委制定的发展思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按照县委研究制定派往省直部门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的优秀青年干部,很快被召集在一起进行了集中谈话和培训,在这些选派省直部门的年轻干部中,李子安被派往省商务厅进行挂职锻炼。

  李子安对组织上的安排马上着手进行了出发前的准备,他抽空回到老家中,向父母和哥嫂进行了道别,写信告诉了子平他们,来到姐姐子华家说了此事,最后给亚娟写了封情意深厚的信,来到赵先诚师傅家中找到亚娟父母和他们进行了话别,亚娟父母为子安的进步很高兴,自然是一番贴心叮嘱。子安抽空照例跑到工友宿舍里和工友们小聚一次,工友们以子安挂职为借口跑到马广山家里混吃了一顿大餐,美玲生完孩子更加妩媚动人,做生意的巧嘴把这些憨直的工人们一顿喝的醉意翻天,石磊还把他的对象娟子带过来帮厨,这个姑娘和美玲性情真有一拼,纤巧身材,能说会说,干脆直接,自然大家又是一番庆贺,带着亲情友情的浓厚深谊,子安带到省城,找到商务厅报到,被安排到商务厅信息产业处进行工作锻炼。

  省商务厅对于子安来说并不陌生,他当厂办主任和厂子会计郭利兰陪着吕凤岐厂长曾经来争取过项目资金申报,至于后来资金兑现了没有,他已经调离了厂子,便不知道下文了。商务厅是经过机构合并的大部门,人员不少,组合过来的工作人员正在相互认识磨合,彼此之间并不熟悉。而且人员调动快,子安原来见过的那一男一女两位处长已经调离走了。省直部门不比基层单位,这里更加严谨有序,工作节奏快,大家都是早晚行色匆匆而来去,彼此见了面含笑点个头,礼貌的打个招呼,显得非常客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距离的保持着矜持。

  子安锻炼所在信息产业处是整合过来的处室,处长是个女同志,叫夏玉红,年岁不小了,是原处长留任的。副处长叫赵江宽,是个中年男人,说话带晋中口音,口气很轻带腔调,脸色白净,看上去像个唱晋剧老旦的。还有二个干事,一个叫田妍,另一个叫陈瑶,都是新分配进来的大学生,时尚而青春。另外一个男同事叫闫峰,有三十五六岁。加上子安六个人,平常工作就是开会学习,接电话,处理事务,出差基本上是两位处长各带一名干事出去几天,子安日常工作就是收发信件报刊,接听电话,上传下达。

  同子安前来商务厅挂职的年轻干部还有来自其他市县的干部,共有十名,六女四男,商务厅为他们挂职干部在附近的居民楼租住了宿舍,为他们提供了自行车,每月还为来自贫困县的挂职干部定补助饭费三百元,吃饭可以在省政府机关食堂吃,还可以自己到租住地做饭,生活上还是很便利。

  子安上班离机关近,每天早起后买个烧饭,跑到机关上开始打开水、扫地、擦桌子,整理文件和报刊杂志。等其他同志来到办公室后,办公室已经是很干净了,田妍和陈瑶来了总是先照镜子补妆,洗各自的杯子冲豆奶粉,然后俩个人开始说时尚、减肥之类的话题,闫峰一副熬夜睡不醒的样子,坐在办公桌子前打瞌睡,伸懒腰。赵江宽副处长穿着精神抖擞,进来冲大家软绵绵的打个软语招呼,钻进自己的办公室里冲茶看报纸,最后才款款而来的夏玉红处长,她染着浓黑的头发,散发着油脂的清香,装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办公室里的人,随机随口问上几句昨天工作完成情况,便进了她的办公室,关着门一天也不出来,显得很神秘,只能听见她打电话抑扬顿挫的说话声,不见她进出走动,只有偶尔前来办事的人打扰一下,随即门就又关上了。这种机关生活单调苦闷又有点玄机,尤其是不能随便说话,基本是各忙一摊,田妍和陈瑶在电脑上忙碌,闫峰在写着各种报告,两位处长都在忙着什么,偶尔会开门出来招呼子安过来送这文件递那报告,别的事务就很少了。子安想可能自己初来乍到,有好多的生疏和不适应,便按部就班的配合着这些同志们的工作规律和习惯。

  子安对计算机还是有相当浓烈的兴趣,在晚上的时候,他总要晚回两个小时,在陈瑶和田妍空闲的电脑上操作一番,他上中专自学过汇编语言和语言,现在有了视窗系统,他慢慢自学了五笔输入法,打字速度很快,各种文档编辑熟练上手,有时候看见田妍和陈瑶忙不过来,他主动帮助她们电脑录入和打字编辑文件,使这两个大女生对子安有了新的认识。

  子安已经来了省商务厅工作快一个月了,慢慢的熟悉了这里的工作规律,省城的气候比他当地相差十多天,九月的天还是热气升腾,晚上不用盖被子,偶尔还有不少的蚊蝇叮咬,广场上市民们跳舞健身闹腾到晚十点多才散场,这里是城市,夜生活丰富,夜市热闹,地摊小吃服装叫卖声很吵闹,子安被同宿舍里的朋友一起去逛过几次,发现自己对此没有什么兴趣,他借故早回睡觉,常常一觉醒来,那哥几个才从夜市喝酒归来,他不是不爱热闹,只是自己想静处整理自己的思想,设计一下生活的目标,他近来也是觉得很混乱,在县里工作上的那一摊子事务,亚娟家里的事情,自己老家里的情况,他忙得很少有心情能够归整一下自己,现在在这里有了很大的空间,他觉得自己必须修订一下自己了,这样忙忙碌碌的走着,生活平淡而无味,不是自己现在想要的方式,他内心渴望着一种更大的激情和向往。

  周六日同宿舍的哥们会朋友,近郊出游,有的回家,子安拿着地图坐公交走遍了省城,浏览了一下省城的风貌。他觉得以后会经常过来办事,熟悉一下地方情况大有好处,把省城环境了解差不多的时候,他就常去省城图书馆看书,那里很安静,还有自习室,他在这里摊开信纸可以仍思想飞驰,诉说着对亚娟的思念。

  同样在电大上学的亚娟,对子安去省城挂职锻炼很高兴,但也牵挂着他的状况,她知道子安那种在农村养成的节俭习惯,不会乱花钱,可是省城消费高,总不能把自己空着肚子吧,所以她的回信常是吃好喝好,别损伤自己身体的话题,让子安觉得亚娟只关心他的生活,而不关心他的内心苦闷,为此他自己常郁闷苦恼。

  陈瑶看见子安经常写信写的很累,便帮助子安在网上建立了一个QQ号,现在年轻人很时兴这种网络聊天工具,让他学习网络聊天,田妍还把自己的QQ空间让子安浏览,子安才觉得世界又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他兴奋的写信告诉亚娟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她也申请一个QQ号,以便两个人晚上视频聊天。那知亚娟回信说,她学校管的严,只在上计算机课才能上网一个课时,不时在学校里根本没条件上网,外面的网吧乱哄哄的太嘈杂,所以她不能随时上网。子安想想真是这么回事,便只好每周一次给亚娟写信着诉说衷肠。

  这个周日,子安睡了个懒觉,睁眼一看太阳已经老高了,一看表已是八点半了,起床洗漱完毕,呆呆的想着去那里玩会儿,解解闷,他感觉到在这大城市的寂寞和空冷,连知心朋友也没有,大家都生活节奏快,都有私人空间在忙碌着,只有他这个来自乡村的年轻人,茫然而无助的审视着这种生活。

  子安下了宿舍楼,漫无目的走上街头,就见大街上车流人流滚滚,各种吵杂的声响穿刺而过,人们行色匆匆,奔走在生活的洪流之中。子安心头扬起一种对生命重新审视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并不适应这种生活方式,他需要的是那种心能安放,脚能着地,手有重担的生活。越是这样的感觉,越让他思念故乡亲人,思念心头牵挂的人,他叹着气,随人流挤上了公交车,他漫无目的即兴走着,看着车窗外掠过的建筑风貌,心像风筝一样飘飞着。

  公交车刚驶过两站,上来一个穿着轻羽纱一样的戴着眼睛的女人,有二十六七岁,长得白净斯文,她怀里抱着一摞图书,一只手吃力在拉拽着手柄,上了车看到车上没有座,便拉着手柄倚靠在座位边,子安便起身走向她,让她坐在他座位上,她婉言一笑,轻启朱唇说了声:“谢谢。”便抱着图书坐到了子安的座位上,子安站立着才发现车厢里有好多的人在看着他们,子安感觉到这些人的眼光对他并不友好。


  (https://www.bxwxbar.com/book/61995/2387619.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